2005年7月—8月,在极少数不法分子的煽动下,巴塘乡相古村部分不明真相的村民多次对赵卡隆项目组进行干扰。曹守林和项目组同事到村里耐心解释,却被当地村民在大雨中赶下山来,后经玉树各级政府艰苦努力才平息了这一事件。经历赵卡隆事件后,项目组每到一处,都耐心向群众宣传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时刻关心驻地牧民的生产、生活与实际困难,协同业主方帮助寺院、农村修建牧场道路,给牧民带去生活用品,把他们当亲人,用真心和诚意感动他们,建立起和谐的民族关系。在2010年“4?14”地震后青南地区地勘项目全部撤离的危难时期,赵卡隆项目是唯一一个仍在施工的地勘项目。正是由于曹守林多年的坚守,赵卡隆项目才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多年玉树藏区工作的经验积累,使他在外部关系协调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能力,别人进不去的工作区域他能进去,别人开展不了的藏区工作,他能开展,他吃酥油拌炒面,和藏区的牧民同吃同住,友好相处,使得项目组与驻地牧民建立了良好民族关系,牧民们不管大人小孩,都亲切地称呼他“小曹”。
十几年如一日,曹守林驻守在玉树,靠他的坚韧和谦逊积累了丰富的牧区工作经验。在当地牧民群众眼里,他俨然已成为有色七队的代名词。在藏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他做得较好的:一是在七队创下重型工程施工之最。项目组地处4700多米,高寒缺氧高海拔区,重型工程施工难上加难,机台、坑道,每天干下来都是筋疲力尽,浑身酸痛,可他每天晚饭后都要在帐篷里召集技术人员对当天的生产情况进行通报总结,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策划部署,项目组通过努力顺利完成了1600余米长的贯通坑道;二是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气候条件,施工人员动不动就有身体吃不消需要紧急救援,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果断决策,采取紧急救援方案,使施工人员生命得到保障,10年来,他所带的项目的重型工程工作量都是七队最高的,但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三是外部关系协调打开局面。当地牧民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特别是在重点成矿区以“神山神湖”为名,当地牧民不让开展地勘工作,这给项目地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且每年面对的都不是同一拨人,动辄就是群起围之,就是在这样复杂难缠、变幻莫测、甚至都有生命危险的恶劣外部环境中,他也能应对牧民的反复纠缠,不厌其烦讲解国家对地质勘查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等,通过和牧民群众真诚交心、捎带生活用品、帮助寺院、村民解决修地基、重建房道路等实际困难,和玉树县、有色局、队、业主方领导一起本着为牧民群众增收、受益的原则,让隆日、相古两村庄车辆为项目组搞运输,为两村庄、寺院修建水电站,最终都能妥善解决各方问题,使得项目组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赵卡隆项目也是玉树“4.14”地震后2011年玉树县唯一正常开展地勘工作的项目之一;四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在工作上带头苦干、巧干、实干,极大的带动了项目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他带的项目组在整个七队都是一个和谐向上的小集体,充满活力和凝聚力;五是创新工作方法,他能善于借全国地勘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并从中不断提炼好的工作方法,完善各项制度。如将钻孔原始编录表格,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操作简便,一目了然。得到上级技术主管的好评,并在青海省有色局得到推广。他提出的与甲方“两家会商机制”和甲乙丙“三家联席会”制度,在实践中达到了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共谋发展的目的,并赢得了各方信任;六是“传帮带”精神,他善于分析项目组每位技术、工勤人员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安排工作,项目组历任技术负责均已成为我队大型或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为我队解决了目前情况下紧缺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燃眉之急。
三、舍家为业赴耕耘
一提到自己的家,曹守林常为没有尽到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职责而深感内疚。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野外艰苦工作环境中度过的,不要说照顾老人、家庭,关心孩子的学习,就连西宁的夏天是什么样也没有好好感受过。
2007年妻子待产,当时医院检查说要早产,他请假回到西宁,可刚等到妻子顺利诞下女儿,项目组便通知他上山。他马上给妻子办理了出院手续,把妻子和女儿接回家就迫不及待赶赴项目,回头望望嗷嗷待哺的女儿,需要他在身边照顾的妻子,酸楚再次涌上心头,他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
同年10月,由于项目组不通电话,当赵卡隆项目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时,他才得知妻子不幸车祸住院的消息。他心急如焚,想立马回家照顾住院的妻子,可是转念一想,他走了,项目怎么办?项目的重型工程施工怎么办?就这样,他强忍着内心对妻子无限的愧疚,办完事又上山了……
由于长期在玉树地区承担重点地勘项目,加上路途遥远,他每年在野外一待就是半年多,年幼的女儿疏于照顾,小小年纪患上了左眼弱视,每当看到女儿用厚厚的遮布挡住眼睛,男子汉的心变得无比柔软,他把女儿揽在怀里,心中充满了歉意。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