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省(区、市)候选人>>青海

曹守林同志介绍【2】

2014年12月24日13:46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二、地勘战线挑大梁

2002-2006年,曹守林同志与项目组工作人员处处践行青藏高原“五个特别”和地质“三光荣”精神,在海拔5000多米的“生命禁区”,通过不懈努力和拼搏,使《青海省玉树县赵卡隆铁铜铅锌银矿床项目》从最初100余万元的国家资源补偿费普查小项目发展为1400余万元的商业性详查大项目,他本人也逐步从项目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技术负责、项目负责。2006-2011年,该项目转入商业性勘查,他深知责任的重大,该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果关系到有色七队地勘市场的声誉和今后商业性地勘发展前景。要带好这支队伍,完成这一重任,必须“打铁还得自身硬”。他一方面加强与合作方的沟通和协调,另一方面加强项目的内部管理,并以身作则带头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将自己的想法与项目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以确保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细节决定成败。曹守林同志在抓项目管理上严格按地质项目勘查各项规范要求进行,注重细节,发现问题及时到现场进行修订和整改。由于他“严”字当头、细处着手的管理,赢得了合作方的赞许和高度信任。凡是接触过曹守林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勤于钻研,善于思考,敢于进取。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到与甲方的洽谈、设计的变更、施工队伍的筛选谈判,小到项目成本控制、人员分工、生活物资的管理,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练就了他果断有效的处事能力和全面协调的组织能力。近年来,随着全省地勘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商介入矿业开发,外部关系协调变得难上加难。正如曹守林所说,“处理外部关系,是件比计算矿种资源量还难的一件事儿”。尤其是在青南地区,由于少数牧民的民族信仰、对现行政策不了解等因素,外部环境复杂,给项目组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刘昶荣(实习)、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