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
地质队员常年工作在野外,无法照顾家庭。特别是近些年来,地质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任务也更加繁重,野外工作已经不再有寒暑之分,劳动强度大了,压力也大了,职工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而田望学不仅仅在野外期间是如此,即使收队回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同样因忙于工作上的事而不能尽到家庭责任。
在1:25万建始县幅区调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工作异常忙碌。正在进行野外踏勘即将设计审查时儿子出生了,他却要急着赶往野外。在医院里,面对爱人的哭泣和刚出生的孩子,他犹豫了。走,对不起妻子和儿子,没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不走,不放心手头的工作,项目中还有许多事等着他。最后,他说服了妻子,接来了年迈的父母照顾孩子,就急冲冲赶往鄂西山区。
从参加工作那天起,田望学这个勤劳朴素的农家子弟,就义无反顾地扑在工作上,常年不能回家探望父母,对家乡对父母的牵挂只能深深埋在心里。还是在1:25万建始县幅区调中,父亲因病住院他也不能回去,而是到处打电话托人安排照顾父亲,从未就理解他支持他的老母亲也埋怨了起来。项目组的同事也劝他多回去看看,可是他总怕影响工作,总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也正是他的这种坚持下,该项目的两个图幅从设计、野外验收到成果验收均获得了优秀,2013年建始县幅的成果报告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地调成果二等奖。
野外收队回到单位后,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他上班总是先到,下班却是后走,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几乎没有节假日,甚至家里也成了他的工作场所。顾不上孩子的学习,顾不上分担家务,放弃了许多作为父亲、丈夫和子女的责任。然而,他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全心全心扑在工作上,勇于承担责任,迎难而上,在单位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当有人问他值不值得时,他说:“人生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也有不一样的收获,我希望我的人生价值体现在所从事的事业上。”
三、科技创新,勇立潮头
地质调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想要做好工作,光靠工作热情和埋头苦干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科学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带动工作攀上新的台阶。多年的工作中,田望学在自己工作的单位里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利用微机系统开展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第一个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填图试点,第一个承担城市综合区调和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第一个开展三维填图试点工作等等。
上大学时他所学的是矿管专业,但到单位后,却从事地质调查工作。与项目组一起到野外,开始却不知道如何干。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边干边学,不懂就问。跑野外的时候地质包里除了锤子罗盘放大镜三大件外,还有专业书籍,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甚至在野外遇到疑问,也拿出书来,对着野外地质现象与技术人员一起讨论学习。就这样,在参加的第一个区调项目中,第二年就担任了地质剖面组的大组长,并被安排参加最终成果报告的编制。
田望学在担任1:5万武汉综合区调项目负责人期间,项目以第四系研究为主,并要进行水工环地质调查,不仅涉及的专业面广,而且地调院长期在基岩区从事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组好像走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时,他仍然像年轻时一样,又从头学起,利用一切机会虚心向相关专家请教,想方设法解决技术难题,有时为了一个特殊样品的采集,需要多次往还野外、实验室和专家所在地,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探索,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工作得到了各方好评。
当前,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适时启动了武汉市的深部地质调查和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这项工作对湖北地调院来说又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院领导经过充分酝酿,还是把这一重担落实到了田望学身上,他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