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2日电 为探索老年人才开发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交流老年人才在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发挥老年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由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委员会、中国人才研究会经济人才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怡养爱晚(北京)养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老年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于12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退休中高级知识分子约80万人,占全国高级知识分子总数的1/3,其中70%的人身体健康、愿意或可以胜任工作。但因各种原因,导致高层次老年人才大量闲置,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阎青春,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主任李伟,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研究员台恩普,中国人才研究会秘书长韦智敏等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并讲话。
阎青春在致辞中说,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老龄办根据相关文件政策及部委要求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身体健康的老同志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二次创业,并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老有所为”的良好态势。
李伟强调:“合理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既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又能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障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稳定。举办这次研讨会,对研究开发我国老年人才资源,具体落实‘积极老龄化’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选择工作大都是‘拾社会之缺,补社会之需’,和年轻人之间不存在谁抢谁的饭碗,而能起到相互补充之作用。因此,在推行‘老有所为’的工作中应注意处理好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劳动力的关系。”台恩普在题为《“老年人才”与“老有所为”》的发言中呼吁,应尽快制定和落实“老有所为”的基本措施。
韦智敏关于“老年人才开发与利用的思考”,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他指出,人到老年不是单纯地讲究养生、颐养天年,而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通过广泛参与社会工作,达到锻炼体魄,延年益寿之目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将老年人才开发这项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并创造必要条件,将目前自发、无序、相对封闭的老年人才开发工作引导到有计划、有组织的“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项目上来,把那些有专业特长、有社会影响的老年人才引导到企业中,为其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明强调,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老年人才资源,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让老年人才甘愿奉献、发挥余热,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下一步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营造环境,将老年人才纳入到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中来;二是建立完善老年人才数据库建设,做好老年人才的资源调查统计和规划,实现网上招聘、人才推荐及远程评审等,让老年人才献计有门、用武有地;三是从老年人才服务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适应老年人才交流活动的基地,建立发挥各地区老年人才的长效机制;四是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功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老年人才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强会员单位与各部委、各相关单位的合作,实现项目与人才的合理搭配。
开发利用老年人才,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企业携手推进,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在这方面,全国老年人才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怡养爱晚(北京)养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航,闯出了一条新路。陆航说,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怀着崇高的使命感,认真把开发老年人才资源这件大事办好,为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贡献力量。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老年人才开发要逐步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部门的综合开发机制。通过完善和建立健全为老年人才服务的各项机制,使更多的老年人才发挥“老有所为”的积极作用,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