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简政放权要下狠心封存“印把子”

白靖利

2014年09月28日15:2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新华时评:简政放权要下狠心封存“印把子”

  乘着简政放权的东风,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一枚公章取代过去109枚公章的权限,这109枚公章近日被永久封存。在中央的全力推动下,在公众的千呼万唤中,各地那些还在固守审批权力的“印把子”,能否以此为镜,尽快被永久封存?

  从出生到死亡,从入学到入伍……公章在公众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权力和审批的象征,公章已经成为公权力深入掌控社会、经济领域的符号。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公章越来越成为效率低下的标记。由于审批事项过多,“办一件事盖几十个公章跑断腿”的体验式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这影响了公众正常的生产、生活,抑制了社会发展的活力,也与改革开放的方向格格不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然而,不少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同时,不同部门的职责存在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顽疾。一枚枚公章、一张张审批单,如同拦阻市场活力充分迸发的一道道门槛。

  被老百姓称为“印把子”的公章,有时候成为一些政府人员进行权力寻租的利器,甚至“挟章要价”,滋生各种腐败行为。天津滨海新区此次封存109枚公章,让百姓拍手称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印”断绝了这些“寻租者”的空间,为建设开放、公正、法治的市场环境提供了重要先决条件。

  本届中央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就是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但应当看到,当前仍有不少地方政府“不愿放权”,在简政放权的过程中大玩“数字游戏”,一些习惯“批字盖章”的干部沉迷于权力掌控的快感,导致简政放权堵在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天津的109枚公章已成为历史,但不少地方政府还存在“公章围城”现象,“印把子”封存不能成为绝响。各地政府应当让公权力顺利回归本位,让市场最大限度地迸发活力,将那些附着在无用审批程序上的“印把子”永远封存。

分享到:
(责编:潘婧瑶、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