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八达岭长城保护段种仿真树防雷击 每棵造价20万【2】

2014年08月20日08:10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八达岭长城保护段种仿真树防雷击 每棵造价20万

  ■ 对话

  还长城清静 办公区外移1公里

  据统计,八达岭长城目前每年接待游客量约为800万人,而长城的承载力为每天最多10万人次,目前仅在“十一”黄金周中,游客压力较大。开放也意味着带来周边商业开发。近年来,八达岭特区办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淡化长城周边的商业气息,力图再现长城的沧桑古韵。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副主任李东介绍,其中就包括裁撤摊点、外移办公场所等。

  新京报:长城开放之后,长城保护遇到过怎样的困境?

  李东:首先是各种服务摊点林立在长城周围。为了淡化这种商业气息,我们对景区内的商业设施进行了清理和整治,共撤掉城上城下86处摊点,并将办公场所外移1公里,还改造并建设了集中的综合商务区、北门锁钥文化广场、八达岭文化墙等,现在很多游客进入景区后,都会把北门锁钥广场作为休息和参观的首选。

  新京报:除了商业之外,还有影响长城风貌的因素吗?

  李东:旅游车辆停放在长城脚下也是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将停车场西移到了距离长城2.6公里的地方,建了一个大型停车场,并配有办公服务等配套设施。

  另外,S216公路从八达岭关城横穿,车流量很大,对于文物和游人都有安全隐患。为此我们从2007年开始修建一条7.2公里长,总投资3.2亿元的景区过境线,并在2010年完工解决了人车混行的局面,也保护了文物主体安全。

  新京报:对于长城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你们如何处理?

  李东:保护长城的目的最终还是利用,要在“保护为主”的同时,合理、科学地进行利用。随着旅游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长城遗址的潜在经济价值,增加旅游收入,为长城保护筹集必要的资金。这些利用长城所得到的经济收入,再按一定比例反馈到保护之中,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双赢。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