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8年的吴小亮已多次执行过押运任务。对于单程近3000公里、时长近一周的枯燥乏味的 “旅程”,他有着自己聊解寂寞的方法:“可以写写押运日记,过段时间自己翻翻看看也挺有意思。或者看看书,空下来和其他人聊聊天、看看风景,也可以解闷。一路上的风景其实很不错。”
记者了解到,该中队共有战士近80人,每年要执行多次押运任务,目前近八成的战士都至少参加过一次押运。采访中,不少战士都对记者表示,他们是带着高度荣誉感、使命感来完成押运任务的:“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我们都无怨无悔。有时候看电视,看到我国火箭升空、卫星发射成功,我们心中也会感慨,这其中也有我们做出的贡献!”
把物资押运到指定地点并交接完毕,战士们的任务才算完成。“越接近指定地点,我们的心情就越紧张,因为一旦出现纰漏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前功尽弃。安全顺利地把航天特种物资移送给目标单位后,我们才能真正如释重负。每当这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洗个澡,痛痛快快吃上一顿热饭,美美地睡上一觉!”战士刘冲说。但是,战士们往往只能休息几个小时,就要匆匆踏上回沪的征程。
这是一个流动的哨位,从沿海繁华都市到西北浩瀚大漠,从白天巡逻到黑夜站岗,押运兵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把国家航天特殊物资押运到全国各地,用辛勤和汗水,用军人的坚毅与刚强,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赞歌。(茅冠隽 严谨贤 陆振鑫 陈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