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谭力主政北川羌寨时在温家宝视察后急停天然气【2】

2014年07月24日09: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谭力疑“骗总理”:北川羌寨在温总视察后急停天然气

  在谭力主政绵阳四年多的时间里,最后十个月的任期正赶上百年不遇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其下辖的北川更是这次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

  2009年春节前,为迎接领导视察,政府工作人员“指导”王成益家“布景”。摄影/本报记者李晨

  “加快”!

  “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推进灾后重建;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有效地破解当前经济面临的难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迅速夺回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快发展,是必须突出的主题!”这是《绵阳日报》记录的一次谭力的讲话内容,报道称当时谭力的话语“斩钉截铁”。

  王孝万和他的村民们很快就感受到了斩钉截铁般的“加快”。据回忆,就在地震后十几天、“卫生队还在村里护理伤员”时,绵阳市一位副市长就带来了重建的消息:猫儿石村已被确定成为全市6个永久性农房建设示范点之一。重建后的村子将更名为“吉娜羌寨”,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

  一位绵阳市官场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吉娜羌寨’是那么高规格的工程,要花那么多钱,而且是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肯定是要谭力拍板决定的。”

  “吉娜”是羌族传说中最美女神的名字,但比起美丽意象和远景规划,村民们对于眼下重建的形式印象更深:不是修缮、加固、改建,而是全面地推倒后原址原建。王孝万有不同意见。和官方资料中“羌寨七十一户人家有六十九户房屋倒塌”的记载有所不同,王孝万记得当时村里的房子“多部分没有毁”。“我觉得好多房子还都可以加固的,村里还有几户是刚盖起来的新房,灯和窗户还都没安。结果说要统一重建,‘挖一栋、还一栋’,就统统挖掉了。”他说。

  2008年7月底动工,村民们记得一位擂鼓镇领导站在挖掘机的驾驶间里下令:挖。其后,3台挖掘机、6台装载机、成都军区住滇部队近700名战士,6个月时间,一个由69栋住房以及篝火广场、“碉楼”等设施构成的“吉娜羌寨”就已经完工了(村民反映,与四川省设计院最初做出的规划图纸相比,实际建设成果少了一个吊桥和一个拱桥,减了工程量),“刚好”赶上了春节前村民们回迁入住。

  在“七十一户人家有六十九户房屋倒塌”之余,还有两座原猫儿石村的村舍被保留了下来,它们如今并排坐落在整个“吉娜羌寨”的北面,距离这个国家5A级景区的最北端也有近百米,中间隔有一片树林。在村民看来,这两座房子没有被挖掉是因为“不影响整体效果”。

  猫儿石村距离老北川县城有14公里,并不是北川县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但由于是从绵阳入北川的第一个村落,故有北川县门户之称。而大规模重建并开发成具有旅游功能的羌寨,在王孝万看来,这有“面子工程”的成分。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反映谭力在执政一方时做“面子”。2001年起谭力任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据媒体报道,广安市一名退休厅级干部曾透露:谭力主政期间“爱好面子工程”,当时修建了思源五星级宾馆、思源广场等。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王泽、盛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