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专家解读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3】

崔文毅、裴剑容、熊争艳

2014年07月18日20:26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最高层面推进中拉整体合作——专家解读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

   “1+3+6”新框架 推动经贸合作升级换代

   中方倡议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

   “1”是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3”是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三大引擎”。“6”是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

   中方倡议,要力争在10年内实现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方将把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额度增至200亿美元。中方还将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性质贷款,全面启动中拉合作基金并承诺出资50亿美元。

   “这个新框架是一个雄伟而可行的蓝图,是建立在中拉现有合作基础之上,并非从零开始。”徐世澄说。

   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中拉贸易已从2000年的126亿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2616亿美元,增幅超过20倍。

   吴洪英说,“三大引擎”是中方基于拉美具体情况提出的倡议。拉美地区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其发展水平、开放程度比较高,总体金融体系较完善。中拉将在贸易、投资两大重点领域基础上,把金融合作打造成中拉合作的新增长点。

   徐世澄说,中拉经贸合作已从能源资源、农业扩展到高附加值的产品贸易,并正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别有用心的人攻击中国在拉美搞‘新殖民主义’,这次确定的合作领域,是以事实回击这种观点,说明中国充分考虑到了拉美国家的需求,是急人所急。”刘玉琴说,在基础设施方面,拉美地域面积是中国的两倍多,但交通不便,急需建设铁路、公路、港口等,中国在资金、技术、施工、运营上具备充足实力和经验。

   基础设施合作也成为习近平此访一大亮点。中国、秘鲁、巴西三国就开展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合作共同发表声明。

   专家认为,“1+3+6”框架有助于打造中拉经贸合作“升级版”,今后双方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金融、投资等方面合作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参与采写记者:林如萱)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