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题:中国国民党抗战老兵见证“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在7日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站在他身旁的,不仅有中国共产党抗战老战士焦润坤,还有中国国民党抗战老战士林上元。
《人民日报》当天发表《历史悲剧决不允许重演》的社论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经过8年浴血奋战,以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巨大牺牲,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大陆,“独立自由勋章”自1955年起被陆续授予参加抗战的有功者。历史研究者指出,今天,勋章以巨大的纪念雕塑样式呈现,并有国民党抗战老战士林上元出席揭幕仪式,表明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的功绩获得肯定。林上元是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得知“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的消息,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年已95岁、曾参加抗战的黄埔军校17期学员夏世铎很受鼓舞。夏世铎是林上元的师兄,比林上元早一期加入黄埔。在抗战烽火中,他们相继投笔从戎,在成都接受了当时中国最高规格的军事训练。
“我们当年说得最多的一句是‘后方即前方’,后方和前方都是主战场。我一刻都不曾忘记自己的信念,要上前线保家卫国!”夏世铎说。
另一位曾经在国民党军队服役的老兵饶平如,与林上元是同期的黄埔学员。直到1945年抗战即将胜利时,饶平如和他所在的部队仍坚持在湖南邵阳地区战场上与日军对峙。
“那时无论你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只有一个信念:没有国,哪有家,所以要保家卫国。”与子弹擦肩而过的饶平如曾对记者感慨,“那大概就是一种爱,一个人对生命、对国家的大爱。”
知名抗战史研究专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说,翻开抗战历史,从早期的淞沪抗战、武汉会战,到后来的长沙会战,以及在抗战后期的滇西缅北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每场会战打下来,阵亡的中国国民党将士数以十万计。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功绩,应该得到客观的评价。
“四行仓库保卫战,死守将士号称八百,而整个淞沪会战的伤亡超过18万人,甚至还被低估。战事终结了日军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整理搜集四行仓库保卫战珍贵影像资料的上海音像资料馆研究人员汪珉说。
汪珉指出:“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正面战场上的牺牲,确实可以用血流成河来形容。”
人们注意到,7日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地举行的高规格纪念活动,被命名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而非以往所称的“七七事变77周年”。
苏智良对此的解读是,“全民族抗战”有国共携手、各界联合积极主动抗战的意涵。史料研究表明,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首先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抗战,团结抗日一致对外”;国民党方面,蒋介石政权也作出抗战的积极举动。此后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包括海外华人也参与到抗战洪流之中,这是真正的全民族抗战。
苏智良说,从抗战历史的时空发展看,1931年以后“局部抗战”已经爆发,而1937年7月7日则是公认的全民族抗战爆发点。
去年7月,民政部重申了针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很多抗战老兵的晚年需要照护,政府部门有拨款、有关爱,覆盖到了八路军、新四军,近年来对原来的国民党籍老兵也开始逐步纳入保障体系。”夏世铎说。
“抗战老兵不死,但却慢慢凋零”。发起“老兵回家”公益活动的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指出,抗战老兵们的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正在加速辞世,每天可能有近10位老兵逝去。
孙春龙所在的基金会旨在帮助身在异乡的老兵筹款回到故乡。有时,其实是把他们的骨灰护送“回家”。
孙春龙说,他们救助的老兵大多是参加抗战的国民党老兵。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群体所获的认可长期缺失。老兵们因此把国家的承认看得非常重。明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他们希望(政府)能给所有抗战老兵,包括原国民党老兵,都颁发纪念章。
“我们对此感到乐观。”孙春龙说。(记者许晓青 姬少亭 戴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