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研究的新动向和中共形象的新变化

李世默

2014年06月12日22:2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10日至12日对丹麦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刘云山出席了“欧洲学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国际研讨会,他表示中方以开放、包容、支持、合作的态度欢迎更多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共产党,建议从历史、人民、文化、实践和世界等角度全面客观深入地加以研究,更好把握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密码。

风险投资家和政治学学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董李世默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研究的新动向和中共形象的新变化》的发言。

以下是发言主要内容:

现代西方的中国学大致经历了两个代际的变化。第一代是历史主义流派主导的,第二代是意识形态至上流派所主导的。当代西方对中国的认知,不论是学术界或大众媒体,都深受这两大代际和流派的影响。

我认为,当下,中国学正迎来一个新的代际,即第三代。第三代中国学发端于新的形势背景下,研究方法和取向都不同以往。这一代际的演进,将推动中国学从基础结构上发生转型,并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产生决定性影响。 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意义深远,作为中国政治治理模式的核心体制,中共将有能力深刻影响中国学的结构和方向,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国际形象。

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全方位快速崛起,其巨大影响延展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政治、历史、经济研究的顶尖人士,纷纷聚焦中国,希望探究这一历史重大事件的深远含义。这个群体不再象前两代那样限于中国通,而是来自各个领域,他们便构成了第三代中国学的主体。

新一代中国学研究吸引了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学术精英。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中国崛起影响全世界,世界需要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治理模式。第二,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和欧洲各国和很多发展中国家,正遭遇史无前例的政治治理困境。全世界都在反思后冷战时代对政治治理的共识。而中国的成就有目共睹,对中国政治治理的积极研究,有望为世界打开新视角,找到新思路。

但是,这一代中国学要想真正实现跨越,还面临一道障碍亟待排除。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治理的核心,却迄今极少为世界所知。

应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中共都是中国政治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但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中共一直将自己隐藏在一个貌似和其他所有现代国家一样的国家体制内,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事实。总所周知,中国的政治治理模式在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共的干部选拔制度复杂有序,中共的政策决策机制和反馈机制科学严密。遗憾的是,全世界很难了解到这些细节。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意识形态挂帅的迷雾正在散去。在“后意识形态”的时代,提高治理能力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各国各类政党的核心任务。各国学术界都在苦寻良方,以救自己于现实问题之水火。

社会科学界几乎每一个领域里的新一代学者,都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他们都已经深知,不深入研究中国的案例,就无法全面理解和解读当代世界的政治治理。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在政治治理模式上最重要的尝试和探索。现在他们又逐步发现,要想深入研究中国治理,不深入了解中共,就无法真正搞清楚。万法归宗,要揭开中国成就之谜,钥匙是研究中共,可谓条条道路通中共。那么,中共会走上前台、撩开神秘面纱吗?中共的“秘方”能改变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吗?能促进世界全面革新政府治理的时代理念吗?

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是令人鼓舞的。新中国成立65年来,特别是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36年来,中共以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速度,带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幅度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共的治理秘笈博大精深、独一无二。这一秘密的揭晓,将拓宽整个世界的视野 。

或许,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中共将以开放的姿态走到台前,世界将以客观务实的态度一窥中共这一当代政治治理学里最重要体制的究竟。

这个时代需要双方相向而行。中共需要进一步开放,学术界需要更多严肃学者的投入。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并不需要太久,经历了前两个代际之后,在第三代学者手中,我们就有望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贡献给世界的政治治理研究。中共也有望极大的改变世界的认知,改写当代世界的中国故事。

或许,到丰收的那一刻,我们回视今日,会发现,今天正是这个丰收时代的开端。

(注:中文版有删节,英文为演讲稿完整版)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