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常务副市长卸任到华大当院长
事实上,这并不是华侨大学首次迎来这样的特殊院长。
两年前,华侨大学组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出任首任院长的是厦门市委原常委、原常务副市长丁国炎。
在正厅岗位上履职15年的丁国炎,从省里到厦门,在北京、上海、香港、福州、泉州、三明等地工作过,获评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职称,在高校任过教,获得省市两项科技成果奖;在港口建设、国企改革、国资管理、企业管理、城市建设、项目策划和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与此同时,在任上,丁国炎就有不少著作,如《探索者的思考》、《城市经营——实践与思考》和《城市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建构》;卸任后,亦笔耕不辍。而从拥有丰富城市管理经验的“厅官”,到研究院的院长、带博士生的教授,借华侨大学这个新平台,丁国炎在退休后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漂亮转型”。
对于自己卸任后的新角色,在以院长身份接受采访时,丁国炎直言,写书、讲课、从事咨询和科技服务是退休官员转型的一条新路,许多国家领导、省部级领导为我们做出榜样,“只要这种转型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又能让自己保持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
而导报记者注意到,即使到华侨大学履新,丁院长所带领的研究院,首先也将课题立足在厦门,并服务“闽南金三角”,如《厦门市城市人口规模控制与产业选择》、《厦漳泉原水联网输送工程前期研究》。
国台办原发言人“空降”到厦大当院长
早于华侨大学,厦门大学早就迎来这样的特殊院长。
早在2007年,国台办原主任助理、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时任海协会副会长的张铭清,就正式受聘厦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自己学新闻出身,有十几年记者生涯、十几年国台办的工作经历,并在工作中广泛结识了两岸新闻界的朋友,上任时就寄望“把这一切转化为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办出特色的资源”的张院长,近年来引领厦大新闻传播学院以更开放的姿态进行两岸教育和新闻交流,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
一位厦大学生向导报记者描述,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张院长的讲座,“他当过新闻发言人,口才自然不必多讲。但更重要的是,张院长的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以帮助我们很直观地了解两岸关系,以及一些少有所闻的历史事件。”
这位学生透露,尽管张院长已到厦大七年了,但在校内,有学生遇见他时,至今还会表现得很激动,像“追星”一样,“他的个人魅力可见一斑”。
导报记者获悉,目前,厦大的师生不时在校园里可以见到张铭清院长,而他也把更多的精力留给厦大,日常也会出席厦门大学的大小活动。而在校期间,虽然他只带博士生,但仍经常给学生们“开课”。
同时,张铭清院长也将自己的两岸资源在厦门大学发挥得淋漓尽致。上月,星云大师在厦门大学的演讲座无虚席,而很多人不知道,这正是得益于张铭清院长的邀请。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