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正在为患者服务。 本人供图
只开了7块5角钱的药,就把慢性结肠炎治好了大半!在奉节县兴隆山区,医生杨勇的故事广为流传。其精湛的医术、以及良好的医德,让大家竖起大拇指。
身为“白衣天使”,杨勇给出的承诺是:“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治好病。”
减少村民负担
不进超过10元的抗生素
杨勇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1996年毕业后,他说服家人,又回到贫困的奉节山区工作,奋斗10年后,成长为奉节县兴隆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
“医生是养家糊口的工作,也是崇高的事业。”杨勇说,“我要当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
为让村民看病花更少的钱,他坚持医院不进贵药,尤其是单价超过10元的抗生素,取而代之的是0.22元一支的庆大霉素,以及2元多一支的头孢噻肟钠……
4月2日上午,患者杨晓琴前来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杨勇只用5元一支的头孢呋辛和2.3元一瓶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没有选用如头孢咪唑等20元一支的抗生素。
“治病的药不在于贵,而在对症。”提及之前的“7块5良方”,长久钻研医学的杨勇有些自豪,“其实我们卫生院都是这样开药的,村民生活本就不富裕,开大处方是渎职。”
同时,他顶住压力,实施门诊和住院部医生绩效分开制度。之前,病人是否住院,都是医生说了算,没有一个标准,全靠医生的职业道德。如普通感冒,在门诊打针可能花10元左右就能医治,可一旦住院,开支就大大增加。
2012年,实施禁用贵药后的第一年,该卫生院药品销售额降至443万元,比前一年降了20%左右;2013年又降至338万元。但来看病的患者受惠了,门诊患者同比增长了0.12%,住院患者同比增长了41.14%。
他的梦想
把乡镇医院打造成二级医院
在兴隆镇,5层楼高的卫生院住院大楼是镇里最好的房子。内部明亮宽敞,先进设备齐全,有CT扫描机、三维彩超,也有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颇有主城大型医院的感觉。
而这,也有杨勇的心血。2008年,国家统一拨款支持乡镇卫生院搞建设。建职工宿舍?建办公楼?还是建门诊楼?“村民最需要是什么,我们就建什么。”经过仔细调研,杨勇推动修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住院大楼。
此外,一周内,他走访了湖北恩施市板桥卫生院、巫山县庙宇镇中心卫生院、奉节县吐祥镇卫生院等6个卫生院,与他们达成了麻醉师、检验师等专业技术人才相互借用的协定,开创了奉节县人才资源共享的先河。
“有了专业人才,一般大病、疑难病症在奉节县兴隆中心卫生院就能够医治,一下子带活了卫生院。”兴隆镇中心卫生院办公室负责人吴先清告诉记者,目前医院辐射范围越来越广,相邻的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龙桥乡、长安乡等地的患者,也慕名前来就医。
杨勇的名气越来越大。2012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人民医院院长吴宗发曾找杨勇谈话,希望调任他为县人民医院专职副院长。在那里,医疗条件更好,杨勇也能更好地照顾家庭——杨勇的家在县城,离兴隆镇中心卫生院有70多公里的距离,每周只能回去一次。
但杨勇婉言谢绝了,“这里的乡亲更需要医生”。他说,他的愿望是把兴隆镇中心卫生院打造成二级医院,让村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待遇。记者 文晶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