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记者 文晶 通讯员唐章静)3月18日下午4点,永川红河小学,放学时间已经过了20分钟,7岁半的钟景丽还孤零零地站在门口。班主任把她带到“爱心少儿驿站”,这里还有十几个没被家长接走的孩子。
那里,当值的周小容老师成为临时家长,帮孩子们温习功课、辅导作业,陪孩子们说话聊天。下午5点40分,钟景丽的爸爸出现在门口。“谢谢,感谢老师。”他连声道谢,“我上班接不到娃儿,有学校老师帮忙看娃儿,我就放心了。”
小学和幼儿园多是4点钟放学,而家长因为工作原因,只能在6点前后到学校接孩子。这之间的1个多小时,孩子们既没有学校老师的监护,也没有家长的陪伴,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永川区教委指导85所小学(幼儿园)建立“爱心少儿驿站”,吸纳优秀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等组建一支长期性的志愿者服务队,在每天放学后,组织不能及时离校的低段学生(幼儿)、留守儿童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等候家长来接。目前志愿者队伍已发展至1600余人。
在一些“驿站”,还开设有快乐儿童室,免费组织开展音乐、舞蹈、书画、体育等活动,让孩子们原本乏味的等待,变得欢乐起来。
“我觉得很开心。”11岁的陈灵靖在“爱心少儿驿站”接受了免费培训,成为了学校的小主持人。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