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图说信息员】气象“土专家”赵西坡

2014年03月26日08:30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图说信息员】气象“土专家”赵西坡

赵西坡在维护自动雨量站。

赵西坡利用手机大喇叭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赵西坡在填写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

  赵西坡语:“气象信息服务站就是为咱老百姓服务的,好钢就得用到刀刃上。让气象信息惠及村民,让村里的孩子学到气象知识,培养出个气象大学生来,是我的心愿。”

  热爱与倾心是当好信息员的前提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素琴

  花甲之年,不辞辛劳,把家搬到气象信息服务站里;心愿朴实,一心为民,希望气象信息惠及村民;持续热爱,肯于钻研,一干就是6个年头。赵西坡的举动,诠释出当好气象信息员一个必备的条件——热爱并能倾心于这份工作。

  热爱,才能持久。笔者认为,赵西坡之所以能够坚守在气象信息员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不得不说首先是出于热爱。大部分气象信息员都是兼职的,他们本身有自己本职的工作,如果对气象信息员所要担负的职责缺乏热心,那么很多时候他们可能会顾此失彼。另外,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能够长期坚守的人,何况气象信息员承担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气象知识和防灾减灾经验的积累。像赵西坡这样一干就是6年并将继续干下去的气象信息员并不是很多,而我们恰恰更需要这样有经验、能快速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出正确响应的气象信息员。因此,热爱与否应该作为选拔气象信息员的一个先决条件。

  倾心,才能收获。6年来,赵西坡学会了上网,学会了利用手机大喇叭发布天气信息,学会了维护维修气象设备,甚至看懂了部分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图等,成为远近闻名的气象“土专家”。这所有学到的知识都为赵西坡更好地服务百姓提供了便利,也正是有了这些知识的支撑,才使得他为九街乡避免了不少经济损失。他为什么会努力学这些知识?笔者认为这内在的驱动力便是他对气象信息员这份工作的倾心与投入,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减少气象灾害给乡里造成的损失。付出自有回报,附近百姓的肯定和“优秀气象信息员”的称号便是给他最好的“礼物”。

  气象信息员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群体,也不再能随便应付了事,面对气象灾害的多发、频发,我们需要这一个个“触角”把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出去,我们更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始终坚守在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正因为此,我们希望每一个气象信息员都能够热爱并倾心于这份工作,并由此出发,为农村、社区、街道等撑起“保护伞”。

  (注:赵西坡,63岁,中共党员,河南省舞阳县九街乡气象信息服务站站长、专职气象信息员。与老伴一起搬到气象信息服务站里安营扎寨,以站为家,积极做好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递服务工作,一干就是6个年头,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气象“土专家”。曾获中国气象局授予的全国气象服务贡献奖,并多次被漯河市气象局评为优秀气象信息员。)

(来源:气象局网站)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