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张玮鸥报道“孩子已经读小学五年级了,平时自己会看一些科技科学方面的书。来这里参观学习,就是想通过现场接触仪器来培养孩子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适逢周日,往日寂静的观测场今天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家长带着孩子,老师带着学生,一家几口结伴参观。借此机会,使民众可以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预报数据是如何产生的,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
“这是观测能见度的仪器,它的数据与飞机起飞等很多重要活动都相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边围满了参观者,他向身边的老母亲详细地解说,吸引了很多参观者来“旁听”。对于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也一一耐心、专业地解答。年近70的霍先生是气象部门退休干部,夫妻都是气象职工。他告诉记者,在今年世界气象日前夕,94岁的老母亲提出,想要知道儿女奋斗了一辈子的气象工作到底是什么。今天他特意带着老母亲来参观,为她讲解。他说:“现在的设备都是自动化的了,比我们当年工作时人工手动记录先进多了。”
“这就是百叶箱,里面为什么没有温度计,没有任何数据呢?因为现在都是自动观测的了。数据都是自动采集的,可以直接显示在外面的大屏幕上。”太平路小学的孩子们拥进观测场后,安静有序地听特聘气象老师讲解观测场内的各种仪器。太平路小学科学老师吕老师告诉记者,太平路小学已经建好了校园气象站,正准备投入使用。学校平时就有气象小组,这次带孩子们来参观主要是初步接触一下气象设备,另外就是在世界气象日参观更具纪念意义。他说:“以后有机会,希望可以带孩子们常来学习,深入了解气象知识。”
(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