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17省区市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工作亮点纷呈

2013年12月12日17:43    来源:气象局网站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17省区市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工作亮点纷呈

  中国气象报记者宛霞报道日前,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工作总结交流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广西等17个省(区、市)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的相关人员共同交流气象部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多种模式开展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工作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各省(区、市)气象部门积极探索,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工作亮点纷呈、成效凸显。

  在吉林,气象部门相关单位与安徽四创雷达公司共建东北办事处,与厂家合署办公,建立雷达巡检、故障排除等联动响应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故障响应速度,缩短了故障修复时间。

  在浙江,通过组建浙江蓝天气象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并在全省各地市设立11个市级分公司,全面负责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业务运行管理、保障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承担重大疑难故障的诊断、排除、修复工作。

  在四川,省气象局下属单位联合中国华云集团公司组建了成都锦天联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乐山、德阳等市气象局分别与该公司签订区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协议,并于今年开展保障工作。

  在江苏、北京等省(市),气象部门利用靠近自动气象站生产企业的地域优势,分别将237、22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维修工作交由生产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在福建,气象部门在海岛气象站和海洋浮标站的保障工作中,积极开展跨部门合作,充分发挥渔业、海事等部门优势,提高对海洋观测设备的保障能力。

  在广东、上海等省(市),气象部门通过签订合同方式将大气成分观测设备委托给有资质的代理商和生产企业,由企业负责大气成分观测设备的维修维护、定期巡检等工作。

  广西、海南、湖北、河北、江西、天津、陕西等省(区、市)气象部门还采用委托防雷工程公司等部门内部科技服务实体的形式开展保障工作。

  此外,在湖南、山西等省,部分市(州)气象局通过以本单位装备保障人员为基础,向社会招聘部分技术人员组成保障单位的模式承担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修维护工作。

  积极推进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部分气象装备的维护维修保障,是新形势下做好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补充。

  自今年3月以来,在中国气象局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工作实际、部门保障力量、经济能力和地域特点,灵活采用依托生产企业、依托社会服务力量,通过部门内外联动组建保障单位多种气象装备保障模式,积极开展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工作,既拓宽了保障渠道、又集约了部门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气象装备保障工作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

(来源:气象局网站)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