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弘扬“中国梦”改革创新的时代文化精神【2】

2014年03月19日13:1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弘扬“中国梦”改革创新的时代文化精神

   三、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从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中的中国“睁眼看世界”,到“师夷制夷,疗贫起弱”的封建社会改良、变法维新;从“苦难和挫折中求索”的民族民主革命,到付出巨大牺牲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到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是几代最优秀的中国人,在世所罕见的艰难中用生命和鲜血为代价,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英雄气概与历史担当,换来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

  当我们站在前人留下的丰硕物质成果上,深切感受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与“中国梦”的厚重;当我们面对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从头解读“人类文明的火炬重回5000年文明大国”的历史辩证与必然;当我们置身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再度思考“国”与“家”的命运交融与前途未来时,一个巨大的问号摆在了全世界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面前:当代中国人该如何担当、何以践行,才能不辱使命、不负梦想?!

  放眼当今世界,无论是人类文明共同繁荣的未来发展,还是大国理性和平崛起的创新探索;无论是世界舞台上“中国巨人”的从容回归,还是成功分水岭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突破跨越;无论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维护,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变革转轨;无论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还是每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希望、新向往;这条中华民族在百年间以巨大付出开辟的,在改革创新中开拓并不断向前推进的,关乎人类文明走向、国家崛起进程、民族复兴成败与个人前途命运的“中国道路”,已经在不经意间,把每一个今天的中国人推到了前所未有、空前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历史、现实与未来时空交汇的新起点上,“中国梦”改革创新,这个融合了人类文明发展潮流与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重大命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舍我其谁、不容推卸也无可回避,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感召和指引下,走出悲观者、旁观者、偏执者与抵触者的思维误区,从宏大的时代视角,回望中华民族百年“苦难辉煌”的历史,厘清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交织融合,重新思考“家、国、天下” 的关系联结和每个人在新时代变革中的角色定位,自觉投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事业与使命时,开放、自信、包容的“中国梦”改革创新的时代文化精神,也必然在全世界中国人的内心认同与思想共鸣中,凝聚、升华成为“中国道路”前行的巨大勇气和不竭动力。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

  在近代海洋文明源于文化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与思想启蒙的强大内动力推动下,世界主要国家先后迈入国家现代化的大门。席卷全球的国家现代化浪潮中,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也在各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困惑、背离与回归”,和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交流、交锋与交融”的历史辩证中不断向前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走过了一条异常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期间掀起了两次重大的文化价值观变迁浪潮。一是辛亥革命后,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救中国”的价值观大冲击、大讨论。二是改革开放35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中国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回归历史本源与传统文化的多元价值观重构。如果说,前一次变迁浪潮是在封闭、僵化的民族危亡年代,通过对传统的背离,为黑暗中羸弱的中国注入扭转国家命运的新鲜血液,为“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铺平了道路;那么在30多年走完发达国家300年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国家性格实现“自内而外”转型蜕变之后,今天正在发生的是“古老中华走向现代”文明道路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过程中,一场历史性的文化价值观变革。

  当代中国以“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开放、自信与包容,推动社会与经济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与此同时,来自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体系的多元价值观碰撞冲突,不同地区、城市乡村、行业阶层差异与发展阶段差别带来的社会问题,与经济多年高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引发的社会主流价值迷失、核心价值弱化,制约了“中国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在迎面而来历史机遇与挑战并存中,急切地呼唤5000年中华文明精神力量的现代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回归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现实引领。

  2014年2月12日,国家正式公布“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作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重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方面,加以大力弘扬和培育。而立足“中国精神”的历史现代传承,植根深远中华文化与当今时代精神土壤,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起源并不断“生长”的“中国梦”改革创新时代文化精神,则在构建起“人类文明进步”与“中国道路开拓”之间、“世界潮流发展”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时代精神传承”与“传统文化回归”之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夙愿”与每个中国人内心浓重的“家国情怀”之间的文化与精神的“桥梁”的同时,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成为国家软实力提升与“中国道路”前行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基石。

  从这个重要的思想源头活水出发,我们能清晰地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17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讲话中“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论述背后,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本源、深邃时代精神实质与启示当今中国的深刻内涵。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