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调整后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接受“检阅”业务平稳过度 数据质量可靠

2014年01月01日13:55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调整后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接受“检阅”业务平稳过度 数据质量可靠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晨报道 2014年1月1日8点过,调整后的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开始接受“检阅”。整个业务运行状况、质量传输情况均正常,数据的到报率、准确性准确到达,数据质量可靠,实现了观测、信息传输、预报、服务业务的平稳过度。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地面处处长赵志强介绍道。

  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于2013年12月31日20时至22时顺利完成后,经历了一夜之间的跨年,业务调整的紧张工作氛围并未松弛。记者了解到,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2013年12月31日加班至深夜,又于2014年1月1日4时30分开始监视各个台站软件、硬件设施的运行状况,提供实时解答和技术支持;国家气象中心于1月1日6时30分运用能见度、相对湿度等自动观测资料的融合产品综合判断雾和霾的区域。

  12月31日19时50分,站在观测场上,黑龙江省鸡东国家气象站观测员王春玉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在观测气簿上记录下云状。这是他最后一次进行云状的观测。随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进行调整。1月1日零点过,该省气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密切监视资料的传输,确保数据稳定上传。据了解全省8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将结束云状的人工观测,同时也将取消13种天气现象的人工观测。至2014年1月1日7时,吉林省53个气象台站按照新的业务流程工作正常、资料正常,通过与台站电话沟通,本次地面观测业务调整,天气现象观测由原来的34种减少到21种,取消了所有台站的夜间人工观测项目,特别是取消台站的航危报观测与传输业务,大大减少了台站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据了解,有预报服务需求的省(市)气象局,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加密观测,比如吉林省气象局进行了1月1日05时能见度的加密观测。另外,黑龙江、浙江、安徽等省气象局在演练、测试等环节均做到了快速、到位。

  赵志强说,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也为激发基层台站在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中的活力奠定了基础;而利用自动资料替代人工资料,取消夜间人工观测,提升了观测的效率和效益。

(来源:气象局网站)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