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这一年,被扶贫的人能扶起来吗?【2】

人民网记者 刘茸 李叶

2013年12月27日14:3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小陈37岁,过去曾经在外打工,这两年为了照顾女儿才回到村里。今年年中,顾家台村从高阳县引进了一家毛巾厂,小陈开始在这干活。记者见到她时,她正踩着缝纫机熟练地给一条红花毛巾轧上边,然后反手丢在旁边毛巾堆成的小山堆上。她一天要这样处理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条毛巾,一个月能挣超过1000元。

因为总厂在高阳县,处理前的毛巾都须用卡车从高阳拉过来,完了再拉回去。高阳在保定最东边,阜平则位于最西,单程180多公里。

从高阳远赴阜平投资的毛巾厂老板段亮说,这笔投资现在还处于亏损阶段,因为培训等等前期投入太大,实际干活的人手又太少,只有20来个人,形不成规模经济。

“现在我希望的就是培训好的这几个人能教会更多的人,最终能达到60-70人的规模,实现盈利。”段亮说,“当然,扶贫是个长期的事,我也愿意为村子贡献一份力量。”

妇女有更强的动力留在村子里,但她们多数无业,扶贫工作组希望给她们的闲散时间找到活干,保证一份收入。摆在工作组面前的困难,不仅仅是能找到多少段亮这样愿意承担一点前期损失的企业主入伙,更是要吸纳足够的劳力,加以培训,使好不容易引进来的企业落地生根。

第二步:给人支持

人动员起来了,下一步则是知识、技术、资金和配套设施的支持。

老白、老闫、老胡、老刘等几个养羊户最关心的,是政府能提供哪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有钱当然好,但钱以外的东西也重要”。

他们几个是在阜平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办的养羊培训班上认识的。这个周末,国管局扶贫工作组邀请了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在职教中心举办系列养殖技术培训,这也是农科院与阜平县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重要帮扶内容之一。讲台上,专家指着PPT讲解滩羊和藏羊的区别,底下黑压压坐了一教室的养羊户,都在专心听。

这种课程有用吗?“有用,怎么不有用?”老胡说,“每种羊有什么特点,养殖周期多长,怎么育肥,我们太需要知道了。”老刘在旁边补充:“又是高级的专家,讲得也清楚。”

但他们并不满足,教室里大部分人都是刚刚开始养羊,需要全方位支持。老白说,希望政府给贴息贷款,还能把农场的电力设施修到位;老闫农场规模比别人大,想要政府把屠宰场、冷藏车和检疫集中起来,省得生羊出笼还得拉到别县去,不仅少赚还要贴钱;老胡说,应当有长期驻村的技术员、兽医,定期发放疫苗和药品。

与这些具体而微的要求相比,政府的扶贫由于常常是多点铺开、同时快速推进,容易出现“面面俱到,但上下游没做到位”的情形。说起自己所在村子的扶贫进展,几位新晋养羊户的评价比较一致:政府还是做了很多事的,只不过需要做的还有更多。

但几个人谈起养羊的前景还是兴致勃勃,他们都知道现在政府大力支持养殖业,正是入行的好时机。尤其曾经在外面漂泊多年干工地的老刘,最近终于下定决心回乡了:“既然回来,总得做点啥吧?”

分享到:
(责编:杨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