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审计如何促进国家良治:为国家治理打造“免疫系统”【2】

2013年10月30日07: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审计如何促进国家良治:为国家治理打造“免疫系统”

  通过审计对权力进行制约,对腐败进行揭露

  2010年2月12日,审计署发布了一份关于京沪高铁建设跟踪审计的公告,指出这项工程资金使用中存在的多个问题。

  事实上,之后持续了3年的京沪高铁建设跟踪审计,逐步揭开了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与高铁建设中间商丁书苗之间的利益黑幕。

  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是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的骨干线路,初步设计概算2176亿元。为保障这条新中国历史上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的资金使用安全,从京沪高铁建设初期,审计署就全程介入,铁路边施工,审计边进行跟踪。

  京沪高铁建设了3年,审计就跟踪了3年。3年间,审计署平均每年投入100名审计人员,100多天现场审计时间,每年推出一份审计公告。

  跟踪审计中,一个浮出水面的事实是,一些由国有企业承建的项目,居然要给一个民营企业“好处费”,而且资金量巨大。更深入的调查把问题指向了刘志军。

  在一篇文章中,刘家义提到,通过审计对权力进行制约、对腐败进行揭露,在其他国家也有成功的案例:美国审计署曾针对时任副总统切尼的舞弊嫌疑展开专项审计,揭露了美国政府高官和企业相互勾结的真相;欧盟审计院和英国审计署都对议员虚报费用、骗取补贴等腐败行为予以彻查;法国媒体高度关注法国审计法院披露的总统府开支合规性问题;而韩国监察院则始终高度关注高官的舞弊问题。

  在中国国务院的政府组成部门中,审计署是个年轻的部门,只有30年的历史。但有人评价说,这个年轻而且在国务院组成部门中排位靠后的部门,在制约权力的领域里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据统计,30年间,全国审计机关共向纪检公安等部门移送违法违纪事项和犯罪案件线索4.2万多件,铁道部何洪达案和刘志军案、民航系统李培英案、国家开发银行王益案、股市“名嘴”汪建中案等的查处,都与审计机关有着密切关系。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