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营救
28日清晨,吴漪曼和堂兄一早就来到基隆港,准备迎接太平轮载着她的父亲吴伯超回家。
“岸边等船的人并不多,原来他们都知道这艘船出事了。”吴漪曼回忆起那个早上,心如刀绞。
他们赶到台北中联企业公司了解状况,那里已经挤满了一群心急如焚的家属,到了那里大家才得知,太平轮与建元轮互撞沉没于舟山群岛冰冷的海水里,1000多名旅客,生死未卜。
太平轮沉没时正值春节,所有报社放假,“当时所有的消息都是听说。”吴漪曼后来回忆道。
一直到那年2月1日,大年初四,人们才从报纸上得知太平轮沉没以及死难人数的大致消息。
沉船灾难发生后,太平轮受难者家属代表一共十人赶赴上海,招商局也派出海川轮加入搜救行列,船上有打捞夫14名以及5名受难者家属。
太平轮沉船的确切地点,在北纬30度25分、东经122度的白节山附近。据当时江海关海务科公告,建元轮沉没于白节山及半洋山之间,太平轮则沉没于白节山灯塔之东南方,约4海里半。
事隔一周,罹难者家属仍怀抱幻想,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被附近的渔民救起来。
两船相撞的纬度,属于嵊泗海域。张典婉在写书时曾找到住在嵊泗的一对夫妇,他们从小跟着家人、祖父在白节山守灯塔。太平轮沉没的那一夜,他们听到海面上两次传来巨响,岛上的大人们都跑到岸边去了。
生长在舟山群岛岱山县的姜思章,当年13岁。依舟山人的习俗,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在小年夜前回家准备过年。可是这年,他家的渔船迟迟未归。
“家人正担心时,渔船于除夕时返回,父亲进门后说,在返航途中,见海面漂浮货物、木材和落海之人,他和船员们合力救起数人,因为天气寒冷,船上又没有多余的棉衣,只能将救起的人脱光衣服,钻进船员的棉被中保暖,将船赶快驶到一个岛上,交给当地相关单位,然后才返航回家。”姜思章对那天晚上的事情记忆犹新。
在长途岛居住的陈远宽,沉船发生时也只有十五六岁,他记得那天晚上,父亲和村民一起把一名尚有气息的女子抬到家里。
大家忙着替她包裹取暖,起火为她暖身,希望能够把她救过来。
陈远宽记得,那个女人头发卷卷的,穿旗袍、高跟鞋,身上还有证件,写着“张桂英”的名字。
但是因为身体太虚弱,在陈家没有几天,这个女子过世了。
陈远宽的父亲将她与另外一名死者面向大海埋葬,立了两座坟。
遗憾的是,张桂英的名字并不在旅客名单中,无从查找她亲人的消息。
按照当时官方的说法,被救起的生还者有38名,其中太平轮旅客28人,船上职工6人,建元轮上有2人。根据当年2月2日《台湾新生报》和2月3日《中华时报》的报道,除了被军舰搭救的人员外,还有3名旅客脱险,因此,可以推测当时有近40人在这次海难中生还。
这个数字只是估计,少数被舟山群岛的渔民们救起并活下来的幸运者,有的并不在船客名单上,渔民们也没顾上去问他们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