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手机实名制实了谁的名【3】

本刊记者 郑智维

2013年09月29日14:40    来源:民生周刊    手机看新闻

监管困境

在醒目位置张贴实名登记的通知,要求顾客出示身份证原件,核实开户人与提供的证件是否一致……《民生周刊》记者发现,这是运营商直营的营业厅为执行实名制新政采取的普遍措施。

北京海淀区一家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办理新号或更改业务必须出示本人的真实身份证件,否则不予办理。“任何营业厅都是如此,这是工信部的规定,如果违反营业厅要受到处罚。”

相关规定对违规行为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其中,对新增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严格实行“先登记,后服务;不登记,不开通服务”。电信业务经营者不配合实名登记,由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史上最严实名制”下,前述消极执行政策,侵害用户权益的情况仅仅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民生周刊》记者通过对北京、石家庄、广州等地的调查,发现只有大约30%的代销商表达了对新政的“忠诚”,对要求非实名购买卡号的消费者说“不”。

有用户在微博上表示担忧:电话实名制下,一个身份证,可开18个号码(移动5个,联通2G/3G各5个,电信3个)。那么我的身份证号码随时有可能被不良用心之人用来登记买卡,然后干些不法勾当。这又该如何保护我的权利?

凤凰网近期的一项民调数据显示,75%受访者支持实名制,但76%担心实名制后个人信息被泄露。

“此前出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例,导致用户对于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缺乏信心,用户的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王融说。

“由于运营商的营业厅数量有限,只依靠自营的营业厅无法大量开展业务,必须发展合作厅、专营店、代理点等社会营销渠道。截止今年6月底,三大基础电信企业的各类社会营销渠道共有200多万家。”王融介绍说。

“这些社会营销渠道能否严格落实实名登记要求,切实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是实名制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王融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工信部也要求电信运营商按照“谁委托,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社会营销渠道的管理。

作为市场主体的电信运营企业能否担负起管理或监管的责任?采访中《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普通公众对实名后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依然有着担忧和疑虑。“在小店买卡,我不放心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交给他们。”准备办理新卡号的北京市民张先生说。

由于公众的不信任,严格执行实名制,对代销商来说也是一种打击。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的一位代销商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如果严格执行实名制,我们的生意将很难做。哪怕是简单的实名登记,顾客都会有所顾虑。”

“由于代销商数量大,三大运营商之间有竞争。运营商如果对代销商严格监管,势必也导致自己利益受损。从这个角度来看,推行实名制,除了有技术上的难度,还有运营商的决心。”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说。

正是担心影响到自身利益,有些地区的运营商并没对代销商真正的严格监管。石家庄裕华区青园街的一位代销商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本店同时代理着联通、移动两类卡号。办理联通的电话卡现在必须用身份证,否则可能会被罚几万元;但目前移动公司还没有具体政策出台,不用身份证依然可以办新电话卡。”

“如果严格地执行起来,这些代销商将不可能存在,这是个‘监管困境’。”阚凯力认为,作为国有企业的电信运营商比较容易管理,而代销商趋利的心态势必影响政策的执行。

分享到:
(责编:袁勃)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