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我国养老难题怎么破解【2】

2013年09月24日06:4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我国养老难题怎么破解

  二、养老难题难在哪里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描绘了美好的老年生活。然而大家都深切感受到,当“银发浪潮”来袭时,这杯“陈年的酒”带给人的不仅是香醇,也有丝丝愁绪。

  在21世纪初,全球85位知名专家研究起草了《迎接全球老龄化的挑战》的报告,分析了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劳动力缩减、经济停滞、消费低迷、公共财政赤字、资产贬值……人口老龄化给发达国家带来了阵阵“寒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有着特殊的背景。发达国家都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后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尚未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加之人口多、发展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为复杂,解决的困难也更大。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养老问题也是如此。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80多位,却要抚养世界上1/5的老年人,这就决定我国人均公共财政是有限的,而且能够切给养老的“蛋糕”就更少了。

  二是老龄化速度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一般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法国、美国、英国分别用了115年、66年、45年,而我国仅用了18年。这说明,发达国家在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养老问题,在我国却是短期内集中爆发。尽管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制度的完善、待遇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而与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形成反差。

  三是家庭日益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而如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以及人口流动加快,家庭日益小型化甚至空巢化。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已经占到1/3,家庭平均规模不足3.1人,“4—2—1”家庭结构模式日趋普遍,“人丁兴旺”、“儿孙绕膝”现象很难出现,家庭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越来越少。

  四是受历史因素影响,个人养老储备不足。养老储备是从年轻时开始的。无论是基本养老保险,还是个人储蓄养老,都是在退休前积累起来的。然而,我国当下的老人,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和单位内部退休养老制度,这些老人在中青年时基本没有个人财富积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他们的养老金主要由国家财政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来承担。

  知识点

  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有哪些?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主要包括企业(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财政补贴以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战略储备基金)。除此之外,潜在的资金来源还应包括国有企业利润划拨、国有土地出让金划拨、奢侈品消费税、资本及不动产所得税、社会捐助、慈善基金等。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