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想要动公共维修金这块蛋糕还必须跨过至少两道门槛。首先就是,小区必须要有业主委员会。其次就是通过小区三分之二业主需要签字同意方能使用。然而目前在我国成立业委会的小区不足20%,也就是说将近八成的小区即使有公共维修基金也难以使用。对此,张大伟认为没有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并不需要过分忧虑。
张大伟:如果说有业委会的话,一般都是由业委会大部分成员同意,可以使用这个钱。如果没有业委会,一般也可以找物业。如果没有物业的可以找到房管部门。一般还是可以找到部门来维护的。
住在北京源屋曲小区的郭女士抱怨说,物业根本就不管。自己因为夏季顶层漏雨的事儿多次找物业协商却总是没有了下文:
郭女士:我找物业,物业根本不给我修。我睡着觉,那个滴雨把我滴醒了。而且现在物业费我也不交了。我怎么交,交完还那么漏。
截至今年7月,北京已累计有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348.1亿元,仅仅使用了5.38亿元,累计使用率为1.55%。截至今年5月份,上海的商品住宅维修资金一共有393亿元,累计使用29亿元,使用率也只有7.4%。一方面是大量房屋维修资金“在银行里睡大觉”,另一方面则是房屋维修费用逐年增加,有关部门为何不愿动用房屋维修金?
张大伟:以前都是公房,特别是在2000之前。公房都是单位代管的,根本不收这个钱 。而公共维修基金是2000年之后商品房才收的。从正常的建筑使用寿命来看,现在也没到大规模维修时间段。只有个别小区矛盾尖锐。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智慧坦言在实际的操作中,以上两个“三分之二”并不现实,想要让公共维修基金“活”起来,有些办法必须更改:
刘智慧:比如说夏季大暴雨,然后屋顶漏雨,这种情况下可能如果说想要达到建筑物总面积以及业主总人数双重都要达到三分之二的话,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从长远来看,立法不应该严格控制就是必须要达到双重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可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