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控烟,缘何禁而不止?【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独家对话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控烟,缘何禁而不止?【3】

2013年08月22日12:2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独家对话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控烟,缘何禁而不止?

  2013年8月20日,新华网记者独家对话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同网友们一起探究控烟缘何禁而不止。图为采访现场。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二手烟的危害远比想象严重

  新华网记者:有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个意外事件而感叹生命的脆弱,其实二手烟这种隐性的杀手造成的危害更大。

  姜垣:一个女孩走在街边,掉到热水井里,抢救两天未能挽回生命,大家认为这真是飞来横祸,这个人太无辜了,太可惜了。北京大概每天会有5个人因为二手烟死亡,死者都不知道杀自己的人是谁。国家如果不立法,不严格的执法,二手烟对老百姓健康的危害太大了。

  二手烟杀人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加拿大一个餐厅服务员,她十几岁高中毕业以后就在一个餐厅工作。这个人不吸烟,但这个餐厅是不禁烟的,所以她每天工作都要暴露在二手烟中。52岁时她体检发现得了肺癌。后来她到处演说,讲述自己的经历。她说,我不抽烟,我工作在二手烟环境里,我得了肺癌,我正在一天天的死去。两年后,她去世了。她是用生命在唤起老百姓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

  现在的北京要找到一个无烟的餐厅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华网记者:怎么界定是因为二手烟导致死亡的?

  姜垣:非常难。香港人口大概有700多万,其中烟民大概有50万。香港大学测算,香港每年有1324个人因为二手烟死亡,香港当地有一个很有名的广告就叫1324。他们认为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拒绝二手烟的理由。

  控烟已被世界普遍认同

  新华网记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第一部全球的公共卫生公约,为什么全世界对控烟的态度都这么积极?

  姜垣: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加,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吸烟的危害。烟草危害方面的第一个研究是在1981年,是一个日本人做的,他用保险公司的数据研究妇女得肺癌的情况,观察指标是她丈夫吸烟的情况。他研究发现丈夫吸烟时间越长、吸烟支数越多,妇女得肺癌机率就越高,那时候就开始认识到二手烟有害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吸烟就像传染病一样,必须在全世界采取通行的措施才能遏制烟草蔓延。《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第一部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公约,也是缔约最广泛的国际公约。各国政府对控烟有着高度的共识,方向也是一致的,并且都是出于保护人民健康的目的。

  新华网记者: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到了《国际疾病分类(10版)》,确定烟草是目前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

  姜垣:二手烟的危害真的比我们想象得严重。苏格兰比较了全面禁烟法律生效前后3个月到一年的数据,发现心脏病发病率直线下降。美国加州全民禁烟15年,肺癌发病率下降速度是其他州的4倍。今年4月份,一本顶尖儿科杂志发表文章显示,英国全民禁烟3年,儿童哮喘的住院率下降了8.9%,这是非常了不得的数据。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