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东京审判失落的历史--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找寻东京审判失落的历史

2013年08月15日11:02    来源:文汇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找寻东京审判失落的历史

中国检察官向哲濬在远东军事法庭。

  8月12日,上海交大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阅读史料。右二为名誉主任向隆万教授,右一为中心主任程兆奇教授。(均资料照片)

  8月1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68年前的今天,发动野蛮侵略战争的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亚洲诸国人民所蒙受的深重灾难终于画上休止符。作为对日本近代以来对外侵略和暴行的定谳,把日本战犯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之上的,则是随后进行的长达两年半之久的东京审判。

  人类有史以来参与国家最多、规模最大、开庭时间最长、留下档案文献最为浩瀚的东京审判,其伟大意义毋庸置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东京审判相关的一代人陆续离世,这份记忆正逐渐远离人们视线。对许多普通人来说,那是一段知其名、不闻其详的失落历史。

  当有人日渐遗忘的时候,有人却在纷繁的卷宗文献之间,不辞辛劳地找寻历史的碎片。还原一段应被熟知的历史,讲述其存在的重要意义,成了他们攒在手心里的珍贵梦想。日复一日,他们找回来的,不仅是一段带着伤痛记忆的历史,还有一个民族从未失却的对正义与尊严的执着。

  “再不抢救,这段历史就断了!”

  上海剑川路950号1号楼四层,散发着与这幢楼其他楼层截然不同的气息:静谧,寂寞,执着,岁月仿佛在这里凝结。

  中国国内首家专门研究东京审判的学术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坐落于此。在这里,时间的指针定格于1946年至1948年,所有一切都与一段沉重往事紧紧相连。

  1946年5月3日,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同盟国,在日本东京开设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由美、中、英、苏等11国参加,审判28名日本甲级战犯。那是历时924天的审判。自1946年5月开庭至1948年12月宣判终结,其间共开庭818次,庭审记录长达48412页,文字达2000万字,419人出庭作证,出示法庭证据4336件,判决书长达1446页,宣读判决书达8天之久,吸引了20万旁听者。其规模超过了纽伦堡审判,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而了解那段历史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其中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向哲濬,东京审判的中国检察官。

  60多年前,时任上海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濬受命组团赴日,任中国检察官。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现场,他慷慨陈词,以大量证据将松井石根的“无罪抗辩”驳斥得体无完肤,最终与各国同事合力将东条英机等7名犯下累累罪行、欠下无数血债的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中国等亚太地区人民伸张了正义。

  “很多人以为,由于父亲的关系,我很小就知道东京审判。”向哲濬之子、年届七旬的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向隆万笑着对记者说。事实上,当父亲向哲濬开始为东京审判奔忙时,他才5岁。在他的记忆里,将父亲的身影与东京审判联系起来的唯一纽带,是一台“雷明顿”牌的古董机械式英文打字机,黑色机身,有47个圆形按键。父亲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夜,“嗒嗒嗒”地敲打出一页又一页英文资料。

  “那是一段父亲不常提起的历史。直到近年来不断被人问起,查了资料才发现,关于它的国内研究竟然几近空白。”出于对父亲的深切崇敬,出于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向隆万强烈地意识到,东京审判与中国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再不抢救,这段历史就断了!”然而,当时他也有所顾虑:自己是一位退休的数学教授,对史学与法学的研究几乎空白,在国内现存资料匮乏的尴尬处境之下,该如何找回那段失落的历史?此外,由于派人参与东京审判的是当时的国民政府,长期以来,“东京审判”这个词也带有一些时代造成的“尴尬”,会否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