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过紧日子”,下大力气遏制楼堂馆所滥建风,各地陆续有一批“豪华办公楼”被舆论“晒”了出来。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多地采访调查后发现,有的被曝光“豪华办公楼”正通过上缴出租所得及清理超标超面积等措施整改;也有一些已经建成的办公场所,在舆论压力之下,正处在用与不用的“进退两难”之中。
超标面积和违规租金遭追缴
今年6月,有网民通过网络举报中部某地级市职能部门拥有“超豪华办公大楼和高档酒店”。
本刊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这栋“超豪华办公大楼”共19层,外墙使用石材、金属扣板和玻璃幕墙装饰,很有气派。走进大楼,从南侧上楼可至10楼以下的办公楼;而从东北侧经过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则直上10楼至18楼的一家酒店。政府机构及其下属单位,与酒店共享中庭花园。
本刊记者看到,原局长办公室如今已经挂上了“阅览室”标牌。这个50多平方米的房间,有独立卫生间、落地窗和嵌墙木质书柜。在桌椅搬走后,显得很空荡。在5楼,工作人员指着一间挂着“局长室”标牌的十多平方米小办公室说:“局长办公室已经换到了这里。”
该职能部门一位拥有独立办公室的中层干部也告诉本刊记者:“我这里过几天就有3个同事要搬进来。”
据“超豪华办公大楼”所在城市市委通报,针对舆论举报,当地组织专门班子开展调查。目前查明,总建筑面积约29648平方米的办公楼,系2006年这家机构及其下属单位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手中购买的写字楼。其中,这家单位出资5286万元购买1至9楼,主要用作“信息化建设及机关办公楼”,126人占用办公面积约3300平方米,其中局长办公室面积超过50平方米;此外,大厦10至18楼被这家单位下属3个二级单位出资7222万元购买,出租给人办酒店。
参与调查“超豪华办公大楼”的工作组认为,在这座大厦身上,反映出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党政部门对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和使用标准执行不力;另一方面,公共建筑房屋及门面租赁收益没有严格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租金没有严格收归财政。
近期,这个城市党委、政府作出决定:收缴办公楼超标部分,由市政府统一调剂使用;调整局长办公室,按规定重新配备;对相关下属单位已收取的租金追缴国库;出租房屋及门面按合同约定到期予以收回,未到期的待合同到期后收回,由市政府统一调配使用。当地党委、政府还要求纪检监察机构和各机关单位举一反三,认真开展督查与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用与不用“进退两难”
今年5月底,北方某地级市一个区被媒体曝光耗巨资建设“奢华办公楼”。
本刊记者在当地采访后了解到,该大楼时建时停,前后拖了8年,到2012年底才基本完工。在5楼的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区,记者看到局长办公室使用面积不大,其余工作人员办公室则多为2人至4人一间。陈旧的办公家具和设备,与簇新的铝合金窗、白墙、瓷砖地面显得很不搭调。而在其他楼层,一些办公区域也多有空置。多位当地官员告诉记者,因为新楼引起舆论非议,搬迁暂时冻结。
据了解,因为地基沉降等原因,原行政中心开裂变形的砖混结构旧楼早年经鉴定为危房后被拆除。近些年,区里党政机构分散租赁在20多个场所办公。本刊记者看到,有的单位租赁企业办公楼,还有很多单位租赁背街小巷中的民房。时值盛夏,一些单位简陋的租屋内比较闷热,不少工作人员一身“短打”。
有干部告诉记者,“奢华办公楼”被曝光后,当地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相继来电、来函督办并启动调查。涉及“奢华办公楼”的干部们承认,在中央“约法三章”的背景下启用新楼,难以获得社会认同。当地除了暂时冻结搬迁,已搬和未搬单位去留也服从组织调查结论与安排。在新楼建设、启用、搬迁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纪接受处理。
在采访中,本刊记者发现早前动工兴建、“约法三章”期间完工的公共建筑,各地还有不少。目前,有的因为舆论非议冻结搬迁,有的悄悄搬进去连牌子都不敢挂,还有的干脆就空置了起来。随着国家关于楼堂馆所建设有操作性的政策细则出台供各地遵照执行,这些“进退两难”的办公设施可望摆脱尴尬境地。□(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