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老大
王素毅高一的时候参加高考并考中,其父去世后家里有过苦日子,直到他开始工作
7月4日,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沟子板村,村民还不知道他们的“荣誉村民”王素毅出事了。
王素毅没在村里出生和长大,但他的爸爸曾是这个村的村民,他的叔叔王文奎在这个村居住。
村里有一条“高级环村路”,四五米宽,水泥浇筑的。村民们说这条路是王素毅的功劳。去年10月,路修成后,王素毅还被请来参加了“新农村建设”庆典仪式。
在村民看来,王素毅的官“够大”,他在土左旗做副书记的三弟都赶不上他。
王素毅的叔叔王文奎在村里还被“特殊照顾”,家门口修了个水泥广场。
在王文奎的印象里,王素毅话不多,脸上少见笑容。脾气大,“说怎么样必须怎么样”。
这些年,王素毅每年都会回家给父亲上一次坟,叔侄俩得以见上一面。两人每次聊上一两个小时,有时在他家吃顿饭。王素毅临走会给他撂下千把块钱。平时没什么联系。
叔侄俩相处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在王素毅15岁的时候,放暑假回村呆了一个月。那时,王素毅全家还在锡林郭勒。
王素毅的父亲是名军人,转业后留在了锡林郭勒,做过砖瓦厂和机械厂的厂长。在那里,王家养育5个儿子,王素毅是老大。
在太原理工大学(原山西矿业学院)校友会的记录中,还在读高一的王素毅,和他的高二学长,当知青的老师一起参加了高考。
1978年,17岁的王素毅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山西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地下采煤专业。王文奎记得,紧接着,大哥一家搬回了土左旗。
在土左旗,王素毅的父亲做过供销社主任,后来又当了旗里纪委领导。再后来,突发心脏病去世。
王文奎说,大哥去世后,一家人陷入贫困,温饱都成了问题,经常要靠民政部门救助。直到1982年,王素毅参加工作,家里的条件才有些改善。
这一年的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来了一群大学毕业生,其中有一名学地下矿业专业的,王素毅。
计委里的“好材料”
在自治区计委的工作,王素毅表现突出。他当年的老领导说,全单位1000多人的考核中,王素毅总能在前五
原内蒙古自治区计委主任乌日途回忆,1982年来的那批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人后来都做到了厅级干部。王素毅是其中的佼佼者,官至副部级。
初到计委,王素毅被分到交通能源处做干事。他很快引起了注意。
乌日途记得,小伙子高高瘦瘦,平时话不多,但该说的时候能说中要害。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会当场指出领导的错误,弄得领导下不了台。
那时,王素毅和他同事们的一项工作,是跟着乌日途一次次到北京跑项目。最多时,乌日途一周跑四五趟北京,住普通宾馆,吃几块钱的面条。
王素毅跑北京时,经常早晨五六点到了北京,连宾馆都不开,7点多就站在国家计委门口,等着对方上班。办完事,当天飞回呼市,晚上还要准备材料到十一二点。
“不光我说他好,单位领导也说他好,就连北京的领导都说他好。”乌日途说,当时全单位1000多人的考核投票中,王素毅总能在前五名。很多领导认为,王素毅是块“好材料”。
1989年,28岁的王素毅升自治区计委交通能源处副处长,乌日途是处长。到1996年,王素毅升任计委副主任,此时乌日途是主任。
乌日途记得,王素毅的副主任职务,是通过了“一推双考”的考核。除了有人推荐,还要参加笔试和面试。
自此,王素毅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跑北京、跑项目。这个时期的王素毅,不再贸然顶撞领导,说话“更讲究方式”了。
一名原计委官员称,按照那时的国家规定,省级计委的审批权限只在3000万左右,但他们会把一个项目拆成3个项目,审批额度就会达到一亿左右。王素毅这样的副主任,就能签上亿的项目资金了。
一名原计委副主任回忆,单位的领导之间,私下几乎不走动。在工作上,王素毅给他的感觉是,出言谨慎,有什么事都藏在心里。
2006年,在巴彦淖尔做市长的王素毅,要了计委发展小区一套领导住房的指标。据介绍,这是当地专门为厅级以上干部建造的住房小区,每户200平方米以上。
附近住户介绍,在小区里,调离的领导“吃回头草”的,王素毅并非个例。
半年前开始,小区的人们很少见到王素毅夫妇出入。据称他们搬去了新居。
上述原计委副主任回忆,王素毅的老领导将退之际,有人开玩笑,“你的恩人要退了,你不去看望一下?”王素毅说,“我是‘一推双考’上来的,凭我自己的本事。他算我什么恩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