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报社仅仅数月,吕碧城就成为《大公报》的第一杆名笔,而吕碧城则借助这一舆论阵地,积极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等主张发表了大量诗文。作为妇女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她认为,要想实现女性的真正独立,必须“启发民智”,极大提高女性人群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兴办新式女学成为她实践自己理想的奋斗目标。于是,吕碧城发表了多篇言论,宣扬兴办女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正积极推行新政,有了吕碧城这类人物的出现,正是一个好的契机,于是袁世凯欣然同意,让吕碧城协助戊戌科进士、直隶提学使傅增湘筹办女学,并拨给她1000元作为经费,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不小的一笔费用,女学筹办进展顺利。
1904年10月3日,《大公报》刊登了“倡办人吕碧城”发布的《天津女学堂创办简章》,同年11月17日,“北洋女子公学”正式成立,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傅增湘为监督(校长)。两年后添设师范科,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仅仅23岁的吕碧城升任监督(校长)。这样年轻的女校长,引起人们关注。
随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任大总统,吕碧城进入新华宫担任大总统的公府机要秘书。后袁世凯欲称帝,吕碧城不屑袁世凯及其追随者之所为,毅然辞职,携母移居上海。她与外商合办贸易,仅两三年间,就积聚起可观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商人。传闻她在上海的生活非常奢华,住着高级洋楼,家里置的都是值钱的物件,还雇用保镖看守。
中年游遍天下 晚年皈依佛门
1918年,吕碧城曾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她将看到的种种新事物,例如香烟、冰淇淋等写进游记里,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4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7年之久,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因缘》)。
晚年时期的吕碧城,逐渐开始对宗教发生兴趣。据她自己的记叙,1929年前后她旅居英国伦敦,友人孙夫人偶然在街头“捡得印光法师之传单,及聂云台君之佛学小册”,孙夫人对此不屑一顾:“这时代,谁还要信这东西!”但吕碧城立刻说:“我要!”“遂取而藏之,遵印光法师之教,每晨持诵弥尊圣号十声,即所谓十念法。此为学佛之始。”吕碧城信佛后,守五戒,吃素,而且大力宣传动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