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核电站:常备不懈夯实最后一道“屏障”【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大亚湾核电站:常备不懈夯实最后一道“屏障”【2】

2013年07月03日08:47    来源: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一、有效的组织保证

  对于核事故,国家建立了从核电站、 地方政府、 国家这三级应急响应体系。对于作为直面事故的核电站而言,就要集合精锐部队组织快速控制和歼灭战,因此,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应急体系抽调了设备维修、技术分析、核安全防护、通讯医疗、后勤保障、治安保卫等各专业领域的人员,这支一百多人的队伍24小时待命,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时,由主控制室发出应急启动要求,值班人员立刻集结行动,按照应急程序和预案各司其职,立刻形成一道安全保护屏障

  二、随时可用的设施

  福岛核事故给国际核电界的重要启示在于,应急设施在事故发生时要保证随时可用,因此,对这些设备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为此,大亚湾核电基地实施“分类管理,多道检查”的制度,即按应急设施设备重要性进行分类,对于部分日常生产与应急相互兼容的设施设备,纳入正常的试验与维修计划,由日常使用部门定期试验、专业维护;其它专用于应急的设施设备,由专业部门定期巡检、试验和维护,电站应急准备归口管理部门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监督检查。针对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大亚湾核电基地对相关设备进行了改造,着力推进了非能动应急电源(高容量蓄电池蓄能系统)和高位冷却水源系统研发,并积极研究大亚湾核电基地多机组同时进入应急状态的响应方案。

  三、加强常态下的培训与演习

  培训和演习演练是维持和提高核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大亚湾核电基地应急培训最大特点就是分层次和系统化,演练的特点是高频率、多样性和专业化。

  应急培训纳入了电站“授权上岗、全员培训、终身教育”的基本安全授权培训体系之中,换言之,想要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工作,就必须参加应急培训。按照应急工作相关的紧密程度,分三个层次培训:一是面向全体员工的基础培训,内容主要是应急基础常识、应急通知与警报以及个人应急防护活动等;二是针对所有应急人员的专项培训,主要内容为启动过程、响应方式、岗位任务以及应急响应组织之间的协调等;三是对于重要与关键岗位人员的重点培训,主要内容是堆芯状态评估、事故后果评价、严重事故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等。

  除强化培训外,定期的模拟应急演习也是对应急管理的有效检验。大亚湾核电基地始终以高于法规要求的频率进行演习演练,每年都会进行10到20次单项演习,1到2次场内综合演习,每五年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一次场外联合演习。

  除模拟设备或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外,电站应急演习方面也随着社会变化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内容,近年来,电站模拟了以海上航运事故、恐怖袭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乏燃料运输、地震、台风、环境污染等事件为主题的应急演习。同时,为保证演习的真实有效性,指挥中心对具体细节严格保密,使参加人员能在模拟实战中全身心投入,并在演习后总结和反馈,有效锻炼提高了应急人员直面事故的处置能力。

  四、同行对标,持续提升

  核安全文化的精髓在于持续改进提升,基于此建立起的应急管理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体系,国际核能行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核应急体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应该渗透于安全生产的细节之中。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应急管理经过多年探索,在体系建设、人力保证、设备管理和培训演练等方面关注细节、持续提升,建立了以“缺陷—反馈—改进—验证” 为特征的应急经验反馈与持续改进闭环管理体系,并在发展和完善中不断与国际先进同行对标。近年来多次国际同行评审中,国内外行业专家一致认为,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应急管理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大亚湾运营公司不仅以确保核安全为首要任务,同时以领先国际的标准开展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定期沟通、主动披露、交流互动等形式,及时向社会通报机组运行情况,充分保障了公众对核与辐射安全信息的知情权。公众可通过公司网站中的“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专栏,随时查阅大亚湾核电基地机组的运行事件、安全状态、辐射防护、工业安全及环境监测数据等安全管理信息,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核电的了解和认知。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