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简历多注水 专家:20秒内要打动用人单位--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大学生简历多注水 专家:20秒内要打动用人单位

2013年06月27日15:15    来源:东南网    手机看新闻

《半月谈》/漫画

  简历是敲开一家公司的“名片”。眼下,又是一年毕业季,许多毕业生拿着简历应聘。昨日,记者随机调查了50多名大学生,并采访了多家用人单位,发现了大学生简历中存在三个显著问题:简历太过个性、花哨,复杂的让用人单位“HOLD不住”;无论哪家单位,均用同一份简历;更严重的是,80%的人都承认自己“注水”。

  什么样简历最能夺人眼球,福州许多公司人事专员的共识是,20秒内要打动用人单位。

  现象1

  简历太过个性、繁琐

  用人单位:“HOLD不住”

  小吴是一家中型网络公司的人事主管,前段时间,他到高校招聘时,收了一叠简历。

  “印象中最深的是一名男生,学的是广告策划,他把自己的艺术照当成简历的背景,非常有特色。”小吴说,当时他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自己的简历,小伙子称因为学得是广告,广告要的就是创意。后来,该男生就成了小吴公司的一名美编。

  但并不是每份个性简历都能像这么幸运。

  “有些简历实在太过个性,让人无法接受。”福州成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仁涓说,他收到过一份简历,上面满是艺术照,或者心形,还收到有人用DV拍摄来做自我介绍。他个人觉得,DV虽然是求职者有心,但是用人单位可能会觉得太繁琐,不一定有耐心、有精力去看完,“简历还是做得简单明朗实在点”。

  现象2

  不同岗位投同一份简历

  用人单位:大忌,没诚意

  在受访的50多名学生里,45名学生表示自己做简历时只做了一份,然后投向不同的岗位。

  “一张基本简历和一封求职信足已。”今年福建工程学院软件专业刚毕业的小曾自信地说道。

  对此,李仁涓认为,千篇一律是求职过程中的大忌,应聘者要尽量显示自己的诚意。针对每一个公司和职位制作不同的简历。简历中重点列举与所申请的职位相关的信息,弱化一些不重要的内容,这样才容易脱颖而出。

  现象3

  简历靠“注水”杜撰

  用人单位:注水很容易看出来

  近乎完美的“自我评价”、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获奖情况”……在受访的毕业生里,40名学生坦言,就业压力剧增,对简历“镀金”是必须的。

  福州某高校的小新介绍,他的同学小王,为了争取面试的机会,简历镀了一层厚厚的金——没当过学生会干部,简历上却凭空出现了个“学生会部长”;没有获得任何奖励,信手拈来一个“二等综合奖学金”;此外,还杜撰了不少企业实践经验。

  对此,福州一公司人力资源的经理说,负责招聘的人员一般都有经验,一些小儿科的“注水”简历很容易看出来,真诚和态度是第一考量,其次才是一些基本信息。

  不仅如此,福建八闽律师事务所的林柏冬律师提醒,如果伪造学历,那么用人单位还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