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出舱
刚落地会头晕不能站立
从落地到航天员出舱,需要漫长时间的等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邓一兵介绍,“航天员在天上生活、驻留的时间越长,他回到地面之后的耐力下降得就越多,恢复的时间相对来说就会更长一些”。邓一兵介绍,此次从返回舱落地到第一个航天员出舱的时间是85分钟,与当初出舱方案中规定的时间基本一致。
经历15天的太空飞行后,航天员会出现一定的立位耐力下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医监医保室主任李勇枝介绍,此时航天员的明显特征是心跳加速、出汗、轻微的运动失调,会感到轻微头晕,肢体特别沉重抬不起来,也不能站立。
在出舱前的近一个半小时时间里,工作人员帮助航天员解开束缚带,让他们在一个相对舒服的位置上进行体能恢复,还要进行一些基本的医学处置,如喝一些功能饮料以恢复体能。对此有亲身体会的航天员刘旺介绍,期间航天员会补充体液,吃一些简单的食品补充体力,让自己的心血管系统再适应地球,航天员可以坐着不动,也可以用脚使使劲来感受下“地球引力”带来的变化。
草原上吃午饭后回公寓
9点半左右,神舟十号飞船指令长聂海胜第一个出舱,只见他先迈出右腿,后迈出左腿,在工作人员搀扶下坐上了椅子。神十任务,让这位少将飞行员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在太空停留时间超过20天的人。
9点35分,中国首位“太空女教师”王亚平出舱,她捋了捋被风吹起的刘海儿,向镜头微笑着,神十任务,让她成为中国第二位飞天的女航天员。
9点40分,此次太空授课的“摄影师”航天员张晓光最后一个出舱,他灵巧地从窄窄的舱门中钻出来。
草原为神十航天员们精心准备了午餐,他们凯旋回家后的第一顿饭就像妈妈做的家乡饭,有小花卷和蛋炒饭,米粥和面片粥,有榨菜肉丝、酱牛肉、清炒土豆丝、清炒西兰花、芥蓝和萝卜炖羊肉,还有苹果和桃子。
在草原上吃过午饭,稍作休整后,神十航天员将返回北京航天城内的航天员公寓,随后就将进入医学隔离期,以提高立位耐力,消除飞行后的疲劳等。
现场
装甲车开道草原寻神十
只听“嘭”的一声巨响,8点左右,在距离记者所处位置还有很长距离的地方,返回舱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下降。这时,庞大的车队集体“飞奔”目的地,装甲车在前方开路,有的急性子车主按捺不住了,直接在草原上横冲。而疾驶的摩托车一下子就超过很多车。在等待航天员出舱时,三架接航天员的直升机降落瞬间,带来了强大的阵风,差点把一个瘦弱的女孩刮倒。尽管吹了一脸沙尘,现场的人们依然兴趣不减。
下午一点多,现场的人们还不肯离去。不少人在议论着:会怎样搬走那个大罐子(返回舱)。这时,又有人提醒,快看航天员吧,他们要走了,人群又开始向直升机“涌”过去。三位航天员分别坐上了各自的直升机离开现场,人们目送着直升机渐渐远去。
过不了多久,就在神十着陆的地方,将竖起一座纪念碑,上面将会用汉文、蒙文刻上“神舟十号着陆点”和经纬度。而这片草场主人的名字也会随着这份“幸运”传遍草原,甚至更远的地方。
□访谈
回家感觉真的很好
3名航天员都出舱后,当地少数民族给他们献上了哈达,他们手拉手向大家微笑、挥手。随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太空是梦祖国是家
聂海胜:这是我第二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回来,脚下这片土地对我来说很熟悉也很亲切,回家的感觉是真的很好,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太空是我们的梦,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家,祝愿我们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张晓光:我现在很激动,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支持和关心,我觉得我们是追梦的人,也是圆梦的人,昨天我们追梦,今天我们实现了梦想,今天我们实现梦想,我们又将为明天追求新的开始。我们所有航天员秉承一个理念,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航天梦永无止境,我们的奋斗永不止步。
有梦想就能成功
王亚平:这一次飞行任务让我圆了两个儿时的梦想,一个是飞天梦,一个是教师梦,而且是在天地间上的课,不知道大家对我们这次太空授课的感觉怎么样。愿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们都有美好的人生梦想,有梦想就能成功。
京华时报记者商西综合央视新华社
(来源:京华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