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博物馆生存现状:开馆容易做好难--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民营博物馆生存现状:开馆容易做好难

2013年06月26日10:2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天津6月26日电(记者 邓中豪 张晨霖)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近几年民间收藏热的兴起,各地民营博物馆也快速增多。与此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民营博物馆并未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已注册的博物馆也普遍面临资金短缺、场地狭小等现实困难,一些民营博物馆甚至挣扎在破产边缘,亟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民营博物馆兴起 填补国有博物馆收藏空白

  博物馆是展示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一直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营博物馆只是作为补充。而伴随着近几年民间收藏热的兴起,民营博物馆也越来越多,日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中国文物学会理事、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原副院长赵榆告诉记者,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3415座,其中民营博物馆456家,但考虑到很多私人设立的民营博物馆并未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真实的数字其实要大很多。

  赵榆认为,民营博物馆往往可以填补国有博物馆的收藏空白,做到国有博物馆想不到、也没做到的事——民间收藏一般出于个人爱好,比如小人书、筷子、饭票、车模、小鞋等,这些东西表面上不起眼,但藏品一旦成了规模,都非常有价值。

  世界经典汽车模型藏馆(天津)馆长杨国发就收藏了3000件立体车模、上万件平面车模,曾因藏品丰富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杨国发告诉记者,“收藏车模完全出自个人爱好,因为数量太大了,就开了这家博物馆。别的不敢说,至少在车模方面,没有一家国有博物馆能和我比。”

  同样出于爱好,天津祈年湾奇石博物馆馆长王长河用十余年的时间收藏了1500余块奇石,目前他拥有一个4000平方米展示面积的民营博物馆。王长河告诉记者,作为中国观赏石国家一级鉴评石,他在收藏奇石方面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比较丰富,带动了很多人学习和了解奇石文化。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