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博物馆生存现状:开馆容易做好难【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民营博物馆生存现状:开馆容易做好难【2】

2013年06月26日10:2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部分民营博物馆生存状况堪忧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我国一贯重视民营博物馆发展,并于2010年1月由7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但各地政策落实并不相同,实践中,仍有许多民营博物馆生存艰难。

  赵榆说,一些民营博物馆背后有大型企业做后盾,运转很好。比如山东一家做楹联的民营博物馆,在某大型企业的支持下,即做得非常成功。而一些靠个人资金投资的民营博物馆,其运营往往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节约成本,很多民营博物馆根本就没有注册。

  王长河告诉记者,自己一直靠开饭店的钱来养博物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每个月还免费发放200份彩印的奇石文化册。但是最近饭店生意不景气,已经连续亏损,再亏下去就没有钱再维持这家博物馆了。

  一些开馆者还在为场地问题发愁。杨国发告诉记者:“我在自己家里办博物馆,展出面积只有60平方米,很多车模展不出来,只能放在仓库里,变成了‘仓库博物馆’。”

  在天津市一家由高校投资建设民营博物馆,馆长告诉记者,政府为该馆提供了场地支持,为他们解决了最大的问题。博物馆政策运营,每年都需要解决办展览、发工资、水电费的资金,通过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冠名收入可以解决一部分,但仍然需要靠投资方来承担。

  民营博物馆生存环境亟须优化

  “国外一般都是民营博物馆比国有博物馆多,民营博物馆的多少、强弱,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赵榆认为,我国应及时加大对民营博物馆的支持力度。

  “现在民营博物馆开的多,死的也多,许多民营博物馆开一段时间就烧不起钱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博物馆馆长认为,鼓励民间开馆不应该停留在公文上,应该建立一套扶植民营博物馆成长的机制,并切实落实下去。

  天津博物馆研究员陈克认为,开设民营博物馆的税费成本和审计成本并不算太高,但对于很多私人收藏者而言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应该把相关税费降下来,并对必要的支出予以补贴,降低私人开馆的外在成本,真正把民营博物馆纳入监管体系中来。

  杨国发认为,在场地方面对民营博物馆加大支持。比如在重要的旅游景点为民营博物馆开辟展览场地;建立民营博物馆的帮扶机制,为一些有特色的民营博物馆设立专场等。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