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黄河游弋23年救150命 不理解挟尸要价的人【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男子黄河游弋23年救150命 不理解挟尸要价的人【2】

2013年06月16日18:07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看新闻

  组建 “ 王三黄河自愿救援队 ”

  如今,王金清的爱人主要打理鱼馆的生意,而他自己则始终守在黄河岸边,经营快艇生意的同时,守护生命。

  天天守着这条“母亲河”,哪里水急,哪里水缓,哪里有漩涡,哪里有暗流,王金清都了如指掌。

  多年以来,在万水泉黄河岸边自发形成了一个旅游景点,烧烤,卖鱼,观河,尤其是夏季,游人不断。

  为了提醒游客和休闲的市民注意安全,王金清自费做了4块牌子立在几公里长的河边,提示人们“水深危险,禁止下水”。

  即便如此,落水的事一年还是至少十几起。让王金清苦恼的是,自己一个人救人效率不高不说,还有一定的风险。

  一次,有一个体型较胖的人落水,王金清开船去救的时候,也被拉下了水。幸亏他水性好,拼尽全力才把人拖上岸,最后自己也累得瘫倒在黄河边上。

  虽然冒着生命危险,但王金清不但没有退缩,他还想再往前走一步——组建一个救援团队。经过多方努力,今年4月28日,王金清组建了“王三黄河自愿救援队”,拉起了七八个人的救援队伍。这个队伍平均年龄45岁,最小的是王金清本人,年龄最大的64岁,加入团队的条件是水性好,热心肠。

  这个看似松散的民间组织实际上填补了当地政府部门在黄河救援方面的空白。

  王金清的义举得到了认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又花8万多元买了一条快艇。“我原来的旅游快艇做生意够用了,新买的快艇主要是为了救援和做河面巡查工作。”

  现在,每隔两个多小时,王金清就要开着快艇在附近几公里的河面查看有无需要救援的情况。

  当地政府部门还给这支救援队配备了救生圈、救生绳等设备,同时给他们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上了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让他们在救人时更有保障。

  “ 救人一命 ,不是为了图回报 ”

  23年来,虽然王金清救了150多人,但是回来找他、感谢他的人很少,甚至有跳河轻生的人还打他,骂他,不理解他,对于这些,王金清都报以惯有的笑容。

  10年前,鄂尔多斯的一位王先生在游泳时出现意外,被王金清救了上来。王先生专程致谢时拿出一沓钱给他,王金清坚决不收。

  王金清说:“救人一命,不是为了图回报,不是为了让人感谢。就是不感谢,遇到了也得救。”

  “遇到有人落水,家人都急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容不得我们想别的,就得赶紧开船救人,因为也许再等十几秒,一条命就没了。那是救人性命,怎可开口要价?厚着脸皮要红包的事儿,咱坚决不做。”

  这几年,王金清还配合当地派出所打捞相关案件的尸体。打捞尸体时,王金清得约上好几个人同时作业,也很费时间,有时整整一天,也不见得能找着。

  但王金清从来没为自己做的事后悔过。直到现在,一遇到救人的事,他马上就会放下手边的生意开着快艇去救人。遇到打捞尸体的时候,他一天的生意就算泡汤了。

  除了时间和生意,王金清还得搭油钱。目前,快艇的汽油费用是王金清救援和巡查河面最大的支出。“一圈儿十公里下来,油钱得三四十元。”

  “我听说有的地方打捞尸体要人家好几千元,这等于是往人家已经裂开的伤口上撒盐,挟尸要价这种缺德事儿我理解不了,也坚决不干。”王金清说。

  “挣钱要守本分,为了钱怎么能连道德良心都不要了?没道德的钱不干净,拿到手了也会良心不安,睡不好觉。”

  每天在黄河上来回巡视,寻找需要守护和救援的生命,王金清说,这已成了他生命里的一种习惯。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