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记载:乾隆8年,卜居于华阳中和场
昨天下午,天府早报记者在屈楚平家中见到了他的老伴儿罗秀芳和女儿,在他们的帮忙下,我们找到了其中这本《华阳屈氏续修族谱》。尽管封面已经有些破损发黄了,但里面的文字依然保存得很清晰。族谱始修于嘉庆16年,续修于民国14年,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载:“宋太祖时有屈仕,以蜀籍任江西吉州路太守,本灵均公之后裔,由湘阴而徙蜀,致仕后复返楚卜居衡阳,此族谱中所奉为始祖者也。第至前清乾隆初年由屈仕公越25代之裔孙年永公有子四,继荣、继泰、继达、继巍先后由衡迁蜀,落叶于华阳东林寺侧之蒲草塘,至乾隆8年,年稳公之孙德银公亦由衡来居斯土,卜居于华阳中和场之黑松林。”
祖辈迁徙
屈原长子一脉 乾隆年间迁居华阳
早上11点半,天府早报记者在浣花溪公园诗歌大道旁的一处茶楼见到了屈楚平。老先生今年85岁高龄,头发胡须花白,身着一件白色唐装,手中紧紧握着一幅画卷。“这是我‘搬’的人家的,有屈原投江图和一些纪念诗歌,拼在一起做的,还获过奖呢。”屈楚平说起为祖先屈原而做的事,很自豪。
屈楚平是成都市双流县新兴镇人,他的父亲屈爱阳是华阳屈氏族长,家里有一本代代相传的《衡阳屈氏宗谱》,上面记载了从屈氏祖先——周成王时期屈成到屈楚平的父亲“爱”字辈的变迁。“算下来,我们应该是屈原长子那一脉传下来的。”屈楚平说,他家原本祖籍应该是湖南,“那时候是清朝乾隆年间,祖辈屈年永和他的兄弟屈年稳从湖南衡阳迁到了四川,屈年永迁到了华阳,屈年稳迁到了中和。”经过近300年的繁衍生息,仅华阳一脉的屈氏家族子孙,迄今为止也有几千上万人。“当年我的祖辈屈年永应该是个船老板,现在老家还留存有划船用的工具。”屈楚平说,屈家族人迁徙到四川也是有历史根源的,“那时候湖广填四川,四川人比较少,我们的祖辈就过来了。最初应该从明朝开始,(屈家)就陆陆续续有人迁到四川。”关于这段历史,在屈楚平家中的另一本《华阳屈氏续修族谱》上面有详细记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