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医调委统计,广东每年医疗纠纷数量达2.5万-3万起,占全国总量的1/8,其中有30%有医闹参与其中,80%以上最终“私了”解决。
双方不信任纠纷处置机制
为何医疗纠纷频发?据广东省医调委副主任王辉分析,这与近年来医疗机构规模无限度扩张有直接联系。目前不少医院趋利严重,无限扩张,医生工作量无限加码,医院严重缺编,却还在拼命加床,医患沟通不畅、医疗服务怠慢、治疗技术差强人意,医疗纠纷频繁上演成为大趋势。
统计显示,近年来广东每年发生的近3万起医疗纠纷中,诉诸法律的仅约600起,行政调解的1000多起,剩下的两万多起,最后都由医患双方私下协商解决。“算下来‘私了’的比例竟然高达八成!”
王辉分析了医患双方的心态:相对于费时费力的医疗事故鉴定或司法诉讼途径,患方更倾向于私下协商索取赔偿金;而医院方为了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大多数时候只能无奈地选择“破财消灾”。
“‘私了’大行其道,主要归结为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处置机制的不信任。”王辉说,眼下针对医疗纠纷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卫生行政、医疗协会对医疗行业的管理不够到位,医疗行业利益共同体存在“潜规则”。
职业医闹有一套成熟模式
广东省医调委的数据显示:每处理1000件纠纷,就有300件属于医闹,“医闹占医疗纠纷的30%左右”!
王辉说,医闹现象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不安全感,使一线医务工作者在治疗中畏手畏脚,不利于患者救治康复和医疗技术进步,“曾有位急救病人,因为医闹分子堵在医院门口,无法被及时送进抢救室,差点丧命。”
患者及家属被职业医闹怂恿闹事的行为尤其令人寒心。据悉,职业“医闹”甚至有一套成熟模式——首先坚决不进行医学鉴定和尸检;继而组织人员到医院大闹,冲击医疗秩序;接着就撒纸钱、拉横幅等;最后运用网络传播等力量制造舆论,试图捣鼓出“群体事件”威胁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