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8集纪录片《京剧》剧照 图TP
画面精致、配词婉约、制作考究,但除了被京剧迷诟病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之外,片中明显的历史错漏激起了观众和学者的一致吐槽,《京剧》甚至把朱自清的照片错当成了周作人。
央视纪录频道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部展现传统文化的力作、原创纪录片《京剧》经过两年的制作,终于在本月3日撩开面纱。
史实不符硬伤多
除了配图出错,纪录片《京剧》还被网友指出不少明显硬伤。
【第一集·错漏】 谭鑫培进宫得了四品顶戴,还言之凿凿“时年43岁”。
《绝版赏析》栏目制片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柴俊为指出,据清宫档案记载,升平署的总管太监一般是六品,最高才五品,历史上得过四品的伶人只有一人,是道光朝惇亲王府的全顺。“根据档案老谭在宫里食二两月银,外加一些粮米等,与一般教习没啥区别。旧时,关于程长庚、谭鑫培在宫中得赏顶戴的传说不少,现在升平署的档案大批公开,可以证实全是无根据的瞎传。”
【第二集·错漏】除了解说词“按中国的传统规矩,伶人的尸骨是不能还乡的”被质疑与清宫档案记载不符;谭鑫培1917年最后一次演出唱的是《洪羊洞》,纪录片《京剧》却配了个《碰碑》的像和军人在看戏的镜头;谭鑫培在上海被叫倒好并不是片中所言的《定军山》,而是因为《盗魂铃》没翻四张桌子被叫倒好引发事端,最后被舆论裹挟逼宫取消“伶界大王”称号,片中说谭鑫培在上海“一出传统戏没唱完就被上海观众倒好哄下去”显然有失偏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