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生获免费新华字典 全系盗版标价高于零售价【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湖北学生获免费新华字典 全系盗版标价高于零售价【3】

2013年05月05日15:22        手机看新闻

  周明鉴 中国辞书学会原副会长 学术委员会原主任,著名辞书专家。

  周明鉴先生查阅了这本字典的复印件后,认为这本字典完全可以用“错误百出”来形容,存在的错误主要包括:注音错误、字形错误、释义错误、例句错误、部首错误、英汉对照错误以及标点符号错误。

  中国辞书学会原副会长 学术委员会原主任 周明鉴:那么它里面的错误,比如说第一个,它有很多知识性的错误,你比如说“镑”,就是英镑的“镑”,那么它说“镑”是英国埃及、爱尔兰等国的基本货币。但是爱尔兰在2001年就进了欧元区了,它已经不用爱尔兰镑了,那么这2001年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了,它还把原来字典里面,它从别的字典抄过来的。原来2001年字典里面有这一条不算错的,它把原来那个东西抄过来在2013年出那就变成了一个大错,这是“镑”。那么再举个例子,“鲍”,就是咱们吃的鲍鱼,鲍鱼是俗称,因为鲍它不是鱼,“鲍”是软体动物,它属于贝类,它是软体动物。它怎么解释呢?“鲍”是一种海产贝类鱼,“海产贝类”不就完了吗,结果它还加了个“鱼”,那么它就严重误导了读者,它不是鱼啊。

  根据周教授详细标注的各种错误,记者在这本《学生新华字典》检字表第24页看到,彝族的“彝”字,是一个错别字;正文第1页,“啊”字的英文“what”被写成了“ uhat”;正文第10页“把”字的例证“话把儿”成了“活把儿”;正文第18页,“暴”字的例证中,“暴露”的“露”字缺失;正文第33页,栟榈,也就是古代棕榈的“榈”字,正确注音应该为第二声(驴),这本字典却标注为第三声(吕)……此外,周教授告诉记者,这本字典还存在不少部首错误和检字表页码错误,而这恰恰是中小学生学习认字过程中最常用到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导 陆俭明:孩子一张白纸啊,那你差错率很高的话,留给他的是一个错误的,对某个字、某个词一个错误的认识,而且小的时候这种错误的认识种下去以后相当长时间里边会影响他。

  辞书专家抽取了这本字典的凡例、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的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

  那么,对于这本被国内权威辞书专家形容为“错误百出”的字典,其出版方崇文书局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崇文书局副社长 邹华清:差错率那肯定有,国家规定是万分之一以内。

  记者:咱们这个呢?肯定在这(要求)之内吗?

  崇文书局副社长 邹华清:那肯定在这之内,我们自己查,肯定是在这之内,不然我们也不会将它出版。

  崇文书局的这位负责人一再强调,字典有少量差错是正常的,只要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就算合格。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中国辞书学会原副会长 学术委员会原主任 周明鉴:按照国家(规定的)的图书的合格标准是差错率合格线是万分之一,超过万分之一就不合格了,超过万分之五就应该销毁了。那么(崇文书局)这部字典,我翻了前面那部分以后的印象大概恐怕要超过万分之二十。/也就是说它(的差错率)是国家的合格标准的20倍,而且它(的差错率)甚至于还是国家规定的应该销毁的图书这条界限的4倍,超过万分之五就应该销毁了。

  周明鉴直言,这本字典的编纂存在严重问题。

  中国辞书学会原副会长 学术委员会原主任 周明鉴:这部字典就是由一些完全不懂辞书编纂规律的,不具备辞书编纂资质的甚至是不具备编字典严谨学风的这样一些人编的。这部字典错误之所以有这么多,而且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的时候显然没有按照出辞书要求的严格程序来走。普通的图书要三校,词典一般都要求在八校以上。任何一部精品里都有遗憾,但这种遗憾都是属于偶发性的瑕疵,而不是系统性的全局性的错误,而这部字典里的错误恐怕是属于系统性的全局性的错误,不是个别漏掉的,偶发性的差错。

  除了字典里存在五花八门的错误以外,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记者发现,这本字典的采购价格、印刷质量、纸张方面都存在不少疑问。

  2012年10月,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下文并下拨中央补助资金,为全国1.2亿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生免费配备《新华字典》,中央专项资金按各地教育部门上报的学生人数乘以每本14元的单价进行划拨。据了解,最新版《新华字典》的市场零售价为每本19.9元,在青海、天津、上海、宁夏等地,新华书店的采购价均为5.8折,约合每本11.5元,加上合理成本之后,当地教育部门再以每本不高于14块的价格进行政府采购。而在湖北,虽然教育厅采购的并不是《新华字典》,但是采购价格却仍然是每本14元,也就是说,湖北省教育厅花的是正版《新华字典》的钱,买的却是另一版本的问题字典。

  崇文书局副社长 邹华清:它是省(新华书)店统一采购的。政府买单,给政府是14块钱一本。

  记者:标价19.5,国家这次给的就是14块钱一本,是吧?

  崇文书局副社长 邹华清:对。

  崇文书局为全省农村学生提供的这本问题《学生新华字典》,虽然版次标注的是2013年1月第一版,但和该出版社2012年5月第3版的《学生新华字典》,外观上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标价均为19块5,区别在于:2012版字典是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而发给学生的这本2013版问题字典并不进入市场销售,而是通过政府采购,直接配发到学生手中。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市场上可以买到的2012版字典是印刷成本更高的双色本,而学生手里拿到的2013版字典,则是印刷成本更低的单色本。

  记者:为什么给学生的字典不采用这种双色的,而用这种单色的?

  崇文书局副社长 邹华清:节约成本,如果双色的成本高了。

  在武汉华中图书交易中心的一家书店内,记者购买了崇文书局2012版双色本《学生新华字典》,这本印刷质量更好、成本更高的字典,市场零售价4.5折,每本仅约合8块多钱。

  也就是说,发放给学生的这本问题字典,湖北当地的政府采购价格比本省公开销售的《学生新华字典》每本高出近6元,印刷成本和质量却比公开销售版字典低。除此之外,调查中,图书销售人员还向记者证实,2013版单色本《学生新华字典》是崇文书局通过政府采购,专门提供给全省农村中小学生的,不上市公开销售。

  华中图书交易中心江城书店 销售人员:现在因为它是统一配的,配到新华书店,配到下面客户手上。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