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当时提供了哪种版本给它们的?
崇文书局总经理 黄成勇:我这只有一个版本,就是我们的《学生新华字典》。
崇文书局副社长 邹华清:《新华字典》最优秀,但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崇文书局总经理 黄成勇:它(《学生新华字典》)之所以能中标,它肯定有湖北的一些考量。
按照黄成勇的说法,这本字典是它们通过正常的政府采购程序中标的,那么,为什么不按照有关规定标明作者姓名呢?崇文书局的另一位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说法。
崇文书局副社长 邹华清:这个署名是自由的,可以署,也可以不署。
记者:那这本(《学生新华字典》)是谁主编的呢?
崇文书局副社长 邹华清:这本也是以杨合鸣为主,我们找了一批专家。我们就都没有署(名)。
记者:您说这本也是杨合鸣主编的,这本没有署名的也是杨合鸣主编的?
崇文书局副社长 邹华清:对。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杨合鸣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辞书专家。这本字典究竟是不是杨合鸣主编的呢?记者随后找到了杨合鸣教授。
记者:湖北省全省的小朋友,手里拿到的都是您(主编)的字典,您知道这个事吗?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合鸣:不知道啊。
记者:您不知道这事儿?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合鸣:我不知道啊。
仔细翻阅了这本《学生新华字典》后,杨教授明确告诉记者,这本字典不是他主编的。
记者:这个是不是您主编的?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合鸣:这不是,这不是。
记者:这本肯定不是您主编的?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合鸣:这个不是,这个不是,凡例都不同。你看看它(两本)都是有字头的,字头它这个(写着)“收录现代汉语规范汉字13000多(个)”。(我编的)这个哪里有,奇怪!
杨教授告诉记者,2001年,崇文书局曾向他约稿,编写了一本《学生规范字典》,此后,这本字典经崇文书局自行包装并更换书名,分别变成了2006年版和2012年版的《学生新华字典》。而这本今年春季开学免费放发给全省农村中小学生的所谓“《学生新华字典》” 虽然在外观上,和崇文书局重新包装的由他主编的2012版字典几乎一模一样,但他仔细查看内容后认定,这本字典藏有猫腻。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合鸣:它是另外一个版本,不是我这个版本。
记者:但是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而且主编是你的名字。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合鸣:它打的我的牌子。
记者:它备案打的你的牌子,书上没打,字典出版以后没打。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合鸣:这是它(崇文书局)玩的一个花招。
败坏我的牌子,败坏我的声誉。
崇文书局称这本字典是杨合鸣主编的,而杨合鸣教授不仅明确否认了崇文书局的说法,而且怀疑崇文书局在其中做了手脚,用完全一样的包装混淆视听。
那么,湖北省300多万农村学生手里已经拿到的这本所谓《学生新华字典》的质量究竟如何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