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科研:青春新高度国家新高度
“将‘.中国’域名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为了这个梦想,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晓东苦心研究了10年。
10年前,在国际互联网标准的制定上,中国并没有太多话语权。要想让汉字域名系统进入国际互联网标准,首先就要解决技术问题。而中国的汉字复杂,要攻克这个技术难关,可谓难上加难。
在没有任何技术参考的情况下,李晓东带着团队把所有繁体汉字都做成一张表,而且做好繁简体的对应关系。
“两万个左右的汉字,我们一个一个去做对应,做完之后,还要一个一个去验证,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李晓东说,那时他每天就是对着那些汉字,这份别人看来单调无味的工作,他做了3年多。
科研的道路枯燥、寂寞,只有真正沉下心,把它视为事业和梦想的人才能坚持下来。
张辉就是这样一个坚持者。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子工程学博士张辉,从1995年起就开始了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的研发工作。2006年,张辉创办了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带着最早的几名员工夜以继日地进行芯片研发工作,经常是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醒了继续干。
坚持换来了成功。2007年3月,张辉的公司成功推出首枚支持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技术——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核心芯片。
在追梦的道路上,还有千千万万的青年:扎根西部的志愿者、在基层默默奉献的大学生、守护大自然的环保使者……每个人都在“中国梦”的感召下,用汗水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朝着梦想迈进。(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