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汇聚青春潮【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国梦”汇聚青春潮【2】

2013年05月04日08: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埋首企业:追求创新提升自我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技校毕业的张雪松常常因欠缺理论知识而“纠结”。有一回,他给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做焊丝生产线,首次接触外国图纸的他怎么都看不懂。为这事儿,他“纠结”了几个月,硬是啃书本,研究资料,把这个难题攻克了。

  在张雪松看来,技术没有止境。即使现在已成为中国北车集团的“明星技师”,他仍觉得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提升自己。他总结了系列组合焊接工艺方法,解决了铝合金车体焊后易变形等多项尖端技术难题;他曾先后修复改造20多套进口设备,为公司节约费用近百万元,创造经济效益达300多万元,被誉为“洋设备的准医生”……

  作为第一代高铁工人,张雪松现在又有更远大的梦想:“希望生产出更优质的高铁产品,让中国的轨道产品在全世界的铁路上奔腾。”

  和张雪松一样,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谢灿军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哪怕是梦想差点儿破灭的时候。

  刚读初中时,谢灿军的心中就有了“到航空行业工作”的梦想。大学毕业时,谢灿军选择到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工作,虽然当时企业和行业都不景气,但最终他用对梦想的坚持迎来了行业的春天。

  2000年,ARJ21-700飞机研制正式进入筹备阶段,谢灿军和院里的年轻人花了一年多做出了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数字化设计规范,为飞机整体设计打下基础。2009年,谢灿军担任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又被任命为行政指挥。也是那年,他们一个重要的实验失败了。民用飞机走向国际必须申请美国适航证,而实验的失败让美国人对整个项目失去了信心。为此,谢灿军花了7个月与美方沟通,并加班加点,重新获得了实验的成功。

  如今,已参与过多个型号民机研制的谢灿军,最大的愿望是飞机能够早日交付用户,为自己的梦想画上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