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门头沟将诞生第一条国家步道(图)--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北京西门头沟将诞生第一条国家步道(图)

2013年05月03日10: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京西古道牛角岭关城

  遥控小汽车在古道上奋力爬坡

  日前,2013北京旅游山会开山门仪式在门头沟举行。开山门仪式上,门头沟首次宣布,将致力于构建中国首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步道系统,《北京门头沟国家步道系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面向社会发布。

  门头沟区委书记韩子荣表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山地占门头沟区总面积的98.5%,依托山地资源,做好山水文章,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是我们推动地区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门头沟拥有绵延数百公里、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京西古道群,这是我们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独特资源。建设门头沟国家步道系统,就是要通过对现存古道系统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形成京西古商旅道、长城古军道、永定河通道三大国家级步道和妙峰山古香道、百花山-灵山登山道两大区域级步道及若干地区级步道,将古村、古镇和旅游景区有机串联起来,推动门头沟山区成为全域景区化的百里画廊,为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提供亲近优美自然风光、体验悠远民俗文化的新去处。”

  建步道 永续利用生态资源

  “自古以来太行山脉、燕山山脉都是北京重要的地域屏障,也是从黄土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通道。扮演关键位置的门头沟,是北京重要的交通、军事命脉。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它现在更是北京的绿色山脉、蓝色水脉和历史文脉。”负责规划的郭育任说。2012年4月,《门头沟国家步道系统规划》工作启动,立意根植门头沟区独特的京西古道遗产,以国际成熟的国家步道系统理念为引领,规划意在运用京西古道脉络覆盖全区将近700公里的步道,“传承保护文化遗产、永续利用生态资源、促进发展旅游产业以及活络乡村经济”,更希望借由这一过程振兴京西山林和乡村经济,带动首都公众健康和环境教育的全面提升。

  此次规划建立的GIS数据平台梳理了门头沟自然和人文两大类资源,包括地质地貌、水域风光、天候气象、动植物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农业景观、古今遗址,特色聚落、宗教寺庙等10项细类资源,并从步道的保存状况、生态敏感性和使用难度三个维度分析步道的开发条件。

分享到:
(责编:王泽、段欣毅)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