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奋战在四川芦山抗震救灾一线的共产党员--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记奋战在四川芦山抗震救灾一线的共产党员

2013年05月02日06:09        手机看新闻

  那一刻,党旗高高飘扬

  ——记奋战在四川芦山抗震救灾一线的共产党员

四川芦山县灾区安置点,抗震救灾突击队员在分发物资。本报记者 李景录 摄

  在芦山,在宝兴,在天全……在灾区,有3种颜色最让人难忘。红色,在帐篷外、在道路旁,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党支部是受灾群众的主心骨;蓝色,天蓝色的救灾帐篷遍布操场、空地,给受灾群众带来安宁;绿色,身穿迷彩装的解放军、武警、民兵送物资、排险情、搭帐篷,是受灾群众信赖的力量。

  生死关头,他们冲锋在前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芦山,突发7.0级强烈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地动山摇!

  余震不断,高岩崩塌,在最危急的时刻,共产党员不顾危险,向重灾区挺进。

  救人!救人!震波刚停,芦山县人武部长罗勇马上组织31名应急民兵,现场成立了一支33人摩托车敢死队。被批准转业的县人武部副部长李廷杰,前一天回人武部办理转业手续、交接工作,原准备过一两天就返回老家。危急关头,他换上迷彩服,坚决要求加入敢死队,完成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冲锋。

  “人民群众有危难时,正是我们牺牲奉献之时。哪怕路上有千难万险,我们也要完成好这次任务。”这就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余震不断,沿途到处是山崖上垮塌下的石头。敢死队员们向龙门乡、太平镇挺进,一边参与救援一边将灾情不断用卫星电话发回指挥部,给上级组织救援提供了可靠依据。

  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地震后,由于芦山县前往宝盛乡的道路中断,另一条邛崃方向的道路也被阻断,宝盛乡成为“孤岛”。

  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一团官兵从邛崃市高何镇靖口村徒步向这里挺进,翻过镇西山,于4月21日9时15分,抵达玉溪村三合头组。当时,这里断水断电断粮,村民与外界失去联系25个小时,这是第一支来救援的部队。团政委吴晓林告诉记者,这个村有1492人,地震造成死亡2人,重伤13人,轻伤100多人,95%的房屋是危房,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位,儿童100多人。当时,村民很恐慌,官兵们立即展开救援,转移重伤员,治疗轻伤员,搭建简易安置棚,还让村民吃上了热饭。“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村民高晓叶说。

  救灾如战场,救灾如打仗。5年前,这个师曾参加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第一时间向党中央报告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5年后,这支劲旅再次把党和人民子弟兵的形象牢牢树立在群众心中。这个团的官兵95%是共产党员,4月28日,村民们都住进帐篷了,他们还睡在一个简易棚里。

  在宝盛乡,墙上贴着各种字体的红色标语,上面写着“感谢共产党,感谢亲人解放军”、“解放军同志辛苦了”,当地群众对“绿军装”充满了感情,官兵们进出村,村里的孩子都主动敬礼,高声说“谢谢解放军叔叔!”最近,官兵们有时整队外出执行任务,村民们以为他们要撤离了,抱住官兵们直掉眼泪,不舍得他们离开,依依之情让人动容。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