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助力年轻干部成长(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4】--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工作岗位不同,阅读方式各异,但三位年轻人同样好学深思,体现强烈的问题意识——

读书,助力年轻干部成长(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4】

2013年04月23日05: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读书关照社会 心存危机意识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学生村官 籍考亮

  从去年大学毕业到现在作为京西郊区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工作已有10个月的时间。与学生时代相比,工作以后对于读书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了。

  除了杂志报纸这些几乎成为每天生活消遣方式的读物,还需阅读工作技能类和知识书籍类来进一步深造学习。作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90后,对于阅读我们有着更加开阔的需求,这种开阔不仅是阅读范围的开阔,更是一种感受各种思想观念的包容。我虽然工作在基层,但感知的触角从未局限于社会一隅。我希望通过书本,去了解来自不同世界、不同时代背景,有着独特思想的人关于历史关于现实的解读和看法。比如读《旧制度与大革命》,从中我会注意到在社会变革过程中要有更冷静、更全面的考量,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意识。对我们在社会转型期的改革创新坚持循序渐进,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然工作后无论是读书的时间还是阅读的领域都会受到工作本身的限制。比如工作前我们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去图书馆阅览各种书籍,现在要花很多时间去补充党政知识、业务知识,剩下能够自由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们这个群体跟其他岗位的人不同在于,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时间是3年,我们还会面临二次择业,因此这种不确定性会带给我们一种不同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促使我们在三年内除了要熟悉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和处事技巧外,还要不断学习。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期间所阅读的书籍兼具了职业发展的工具性和学生时代的理想性。

  农村是中国社会最基层的社区单位,此身此地所经历的种种人情琐事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在你面前的。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会渐渐忘记时间,我也时常提醒自己立足农村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要忘记时间,局限了自己的眼界,尽量让自己的视角和思想放宽。这也是为何现在更觉读书之必要性的另外一个缘由,这也是为何除了吸取农村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外,我们还要更加关注人物、历史、社会、世界曾经发生了什么,现在如何存在,将来会如何发展。

  稿件统筹 何 璐 朱卫禄

  版式设计 蔡华伟 张芳曼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实习)、凌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