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助力年轻干部成长(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工作岗位不同,阅读方式各异,但三位年轻人同样好学深思,体现强烈的问题意识——

读书,助力年轻干部成长(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3】

2013年04月23日05: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纸墨书香做伴 已成生活习惯

  中央某部委公务员 尤 紫

  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明白事理……读书的意义不言而喻。上大学时,虽有大把的时间,读的书却不多,真正用心读过的只有寥寥数本。工作后,个人时间有限,反而弥足珍惜,读书也慢慢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工作不到一年还在试用期的年轻公务员,我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培训和岗位见习上面,很少有空闲的时间。但忙碌之余,自己还是会抽空补充阅读一些与提升工作业务能力相关的书籍。时间久了,这也就成了一种习惯。目前来看,基本保持了一个月读两三本书的频率。

  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平台大,视野广,关注的视角也会比较宽阔,我总会在不自觉间去了解一些国内外的新闻时事、风土人情等信息,当然还有文学作品。因为所学专业的缘故,我喜欢关注不同的社会文化,渴望了解世界的大不同。然而单纯作为业余时间阅读来说,我读的书很杂,没有特定的爱好,仅仅是希望在书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做人的道理。

  出于这种想法,我越来越喜欢与自己已有的知识、思维体系有冲突的书。《在路上》就是一本给我很深触动的书。凯鲁亚克在书中展现了美国“垮掉的一代”的生活,有人认为《在路上》里的人物实际上是在寻求。我能感受到书中人物的追寻,并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去理解,但也发现了追寻本身带有的挣扎。暂缓脚步,感受身边的美好、生活的意义,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我们的追寻也可以有更多的思考。

  近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的途径多样化起来,现在也开始流行起了利用新媒体来进行阅读。在地铁和公交车上,经常可以看到捧着手机、电子书等电子产品看书的人。新媒体确实为阅读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便捷的方式,使读书变得更便利。它使得人们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这是值得称赞的。

  然而就我个人来说,还是比较喜欢纸质书籍,纸墨书香不仅仅是阅读的媒介,更是一种阅读的习惯和坚持。新媒体的出现并不会让阅读变得更容易、更简单,书籍本身的力量更需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实习)、凌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