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4月16日电(记者管建涛)春耕生产即将展开,如何避免除草剂残留药害已成为农民的头疼事。黑龙江省植保专家认为,应及时弄清前茬用药种类及用药量,合理轮作、科学调茬,确保后茬作物安全种植。
农业专家介绍,近年在黑龙江省发现有残留药害的主要除草剂包括大豆田的氟磺胺草醚,玉米田的烟嘧磺隆、莠去津等。对氟磺胺草醚残留敏感的后茬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马铃薯等,对莠去津残留敏感的后茬作物有水稻、大豆、瓜类、甜菜等,对烟嘧磺隆残留敏感的后茬作物有水稻、高粱、瓜类等。
黑龙江省植保专家认为,一定要弄清前茬用药种类和用药量,特别是从别人手中流转承包的耕地。凡使用过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的大豆田,第二年不能种植水稻、玉米等敏感作物。玉米田使用30%苯唑草酮悬浮剂超过10克/亩时,后茬也不能种植大豆。
专家建议,旱田改水田时,应选择前茬三年内没有施用过长残留性除草剂的地块。如两年以前施用过,要对地块深翻、泡田、水耙,泡田期间进行3-4次排水洗田。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