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会由“温和”转为“飙升”吗?
2月份中国CPI创10个月以来新高,同比上涨3.2%。对全年物价走势,与会嘉宾的观点形成“交锋”,有的认为“可以完成3.5%的物价控制目标”,也有人担心“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今年整体物价将呈现前低后扬的温和上涨趋势,全年CPI将维持在3%左右,可能低于物价控制目标。”刘元春认为,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低位运行。
在“不确定性因素”中,刘元春认为东北低温如果持续将影响夏粮丰收,下半年地方政府可能重现投资冲动,而作为CPI“风向标”的房价“迷雾重重”。
与刘元春等专家不同,与会嘉宾、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认为,下半年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新的产业政策出台,加之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不排除重现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导致物价走高的情况。
“中国经济发展已入转型期,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对物价上升的长期推动不可轻视。”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今年的CPI很可能出现波动。
“今年海南餐饮业的工资水平比去年上涨23%至25%,原材料成本上升25%。”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恒说。
4月4日,日本央行决定推出新的货币宽松措施,刺激长期低迷的经济。美国和日本相继启动“印钞机”,与会嘉宾对中国的“输入性通胀”有着强烈担忧。
“随着热钱涌入带来的风险,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管理输入性通胀压力的问题将逐渐凸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隆国强说。
与会嘉宾认为,今年仍应对通胀保持警惕,保持相对低位的CPI将为经济结构调整、疏导价格矛盾、推进资源价格改革预留空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