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在实验室
科研梦想终实现
1998年,以50万元的资金注册,王革创办了山东元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他的创业生涯由此拉开序幕。他的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工程和基因药物领域的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是山东第一个由归国留学生创立的高科技企业,也是进驻济南留学生创业园的第一家企业。那一年,王革31岁。
这个海外归国创业的学子将他的专业才智和对事业的满腔热忱,投入到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时候,这片土地正在生成一种全新的创造能量,这种能量正在激化着新旧事物之间的冲突,推动着中国某些现状的改变。
为了确保企业从一开始就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王革从启动项目选择上就瞄准了我国目前第一大致死病因——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攻关。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当今国内在临床上所用的高级溶栓药物t-PA全部依赖进口,因此研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先进而且价格低廉的高效溶栓药物已成为中国生物医药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和迫切任务。而国内率先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掌握最关键核心技术的,正是王革领导的优秀技术团队。他领导研制的新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具有半衰期长、溶栓效率高、时间快、副作用小和临床使用方便等优点,是当今最先进的溶血栓药物。他们自主发明的“用新的复性方法高效制备重组蛋白”工艺,达到这一领域世界领先水平。
为了获得第一手信息,王革在北卡州高科技三角园建立了自己的上游实验室,与北卡大学、杜克大学等世界顶尖级学校、研究院保持着广泛的联系,这使他能够及时掌握世界先进的有关基因药物研究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王革搞起研究来如鱼得水。回国不到2年的时间里,他就拿出了几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并分别开始进入生产或临床实验阶段。比如:重组人白细胞介素一11(rhIL-11),这是世界上唯一可应用于临床的升血小板药物,适用于癌症病人化疗放疗后血小板的恢复及再障贫血等病症。
他在国际上还首创了“羟胺切割法生产难溶难表达药物蛋白”的专利生产技术,以此为平台研制成功了肿瘤辅助治疗药物rhIL-11,使rhIL-11技术水平比国外同类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成本降至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在国内首家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新药证书,结束了我国临床上无升血小板药物的历史,使癌症化、放疗能够按照医生的设计剂量来进行,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标志着我国生物制药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创业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敬业精神都令王革动容。当时,为了攻克难关、研制出重组瑞替普酶项目,王革带领十几名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埋头于实验室,历时三年,终于打通了关键工艺,取得了该药物的创新成果,通过国家药品管理部门的新药评审,进入临床阶段。在工艺方面,他们自主发明的“用新的复性方法制备瑞替普酶”工艺,比这一领域世界上最领先的德国公司的制备工艺还要先进。在这期间,所有参与人员中没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问题耽误研究项目的进展。“这是创业最需要的一种精神。”王革说。
在中国的土地上,王革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第一线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创造性地解决了重大科技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没有背叛自己的科学梦想,和市场相结合的科研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恰好是产业报国的理想方式,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中实践“科技报国”的梦想,走出了一条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之路。
如今的王革就像一只永不停歇的大雁,在祖国的天空中正划着近乎完美的弧线。与大雁不同的是,下一个冬天,他不再南飞,他要一直翱翔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天空。
王革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的公司能够上市,能够以山东元隆为总公司,整合现有的江苏、深圳的公司,加快建成高科技产业发展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梦想的指引下,王革在祖国的科研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在新的形势下,新的起点上,王革将继续发挥归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祖国的发展和我省科技经济的繁荣释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辉,用自己的行动,为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做一份努力。
生物制药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优势,我们相信元隆生物技术公司将是中国一流水平的生物工程和基因药物研发和生产中心。尽管创业的路很艰难,但是为梦想付出的他觉得值得,中国给了他实现梦想的土壤,他的梦想又将为中国的创新精神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 |